隔靴搔痒
  • 【拼音】:  

    gé xuē sāo yǎng

  • 【注音】:  

    ㄍㄜˊ ㄒㄩㄝ ㄙㄠ 一ㄤˇ

  • 【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 【字数】:  

    四字成语

  • 【繁体】:  

    隔鞾搔癢

  • 【简拼】:  

    GXSY

  • 【结构】:  

    偏正式成语

  • 【正音】:  

    搔;不能读作“zǎo”。

  • 【年代】:  

    古代成语

  •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 成语意思

  • 解释:

    隔着靴子挠痒痒。原为禅宗用语;比喻领会佛理不够透彻;未能悟境触机。后比喻说话写文章没有抓住主题;不中肯;不贴切;或做事没有抓住关键;不解决问题。

  • 出处:

    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 康山契稳禅师》:“曰:‘恁么则识性无根去也?’师曰:‘隔靴搔痒。’”

  • 语法:

    隔靴搔痒偏正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 示例:

    批语家也必须深入生活,否则,隔靴搔痒的事情,总是难免的吧!(秦牧《鲜荔枝和干荔枝》)

  • 英语:

    scratch an itch from outside the boot

  • 近义词:

    不得要领劳而无功

  • 反义词:

    鞭辟入里一语破的切中要害无的放矢对症下药

    • 1、这位来宾尽说些大话、空话、假话,完全是隔靴搔痒,他的话解决不了学校存在的任何问题。
    • 2、这是一篇隔靴搔痒的评论文章。
    • 3、我虽然听你说过巴黎的一切,但因尚未亲自前去体会,总觉隔靴搔痒,甚不过癮。
    • 4、外行人学说内行话,总觉隔靴搔痒
    • 5、他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有如隔靴搔痒,根本没切中要害。
    • 6、但这只是隔靴搔痒而已,因为阴谋论都是自动生成的。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ㄍㄜˊ
    • 笔划12
    • 繁体
    • 五笔BGKH
    • 五行

    (1)遮断;阻隔:一间屋~成两间|~着一重山|~河相望。

    (2)间隔;距离:~两天再去|相~很远。

    • 拼音xuē
    • 注音ㄒㄩㄝ
    • 笔划13
    • 繁体
    • 五笔AFWX
    • 五行

    (名)(~子)有长筒的鞋。

    • 拼音sāo
    • 注音ㄙㄠ
    • 笔划12
    • 繁体
    • 五笔RCYJ
    • 五行

    (动)用指甲挠:~头|~痒。

    • 拼音yǎng
    • 注音ㄧㄤˇ
    • 笔划11
    • 繁体
    • 五笔UUDK
    • 五行

    (名)皮肤或黏膜受到轻微刺激时引起的想挠的感觉:~处|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