蔑伦悖理
  • 【拼音】:  

    miè lún bèi lǐ

  • 【注音】:  

    ㄇ一ㄝˋ ㄌㄨㄣˊ ㄅㄟˋ ㄌ一ˇ

  • 【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 【字数】:  

    四字成语

  • 【繁体】:  

    蔑倫悖理

  • 【简拼】:  

    MLBL

  • 【结构】:  

    联合式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 【感情色彩】:  

    贬义成语

  • 成语意思

  • 解释:

    指违背道德和伦理

  • 出处:

    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14回:“备闻襄公淫妹之事,默然自叹:‘似此蔑伦悖理,禽兽不如。”

  • 语法:

    蔑伦悖理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 示例:

    而蔑伦悖理之事,因之层出不穷,此皆学校不讲之故也。清·郑观应《盛世危言·学校》

  • 字义分解

    • 拼音miè
    • 注音ㄇㄧㄝˋ
    • 笔划14
    • 繁体
    • 五笔ALDT
    • 五行

    [ miè ]

    1. 目受伤而不明。

    2. 无,没有:蔑以复加。

    3. 小:蔑视。轻蔑。

    4. 灭:“而蔑杀其民人,宜吾不敢服也”。

    5. 涂染:诬蔑。污蔑。

    • 拼音lún
    • 注音ㄌㄨㄣˊ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WWXN
    • 五行

    (1)(名)人伦:~常|五~|天~。

    (2)(名)条理;次序:~次。

    (3)(名)同类;同等:不~不类|比拟不~|英勇绝~。

    (4)(名)(Lún)姓。

    • 拼音bèi
    • 注音ㄅㄟˋ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NFPB
    • 五行

    (1)(动)相反;违背:前后相~|并行不~。

    (2)(形)荒谬;错误:~谬|~误。

    • 拼音
    • 注音ㄌㄧˇ
    • 笔划11
    • 繁体
    • 五笔GJFG
    • 五行

    (1)治玉。

    (2)(名)物质组织的条纹;纹理。

    (3)(名)道理;事理。

    (4)(名)自然科学;有时特指物理学。

    (5)(名)管理;办理。

    (6)(动)整理;使整齐:~发|~一~书籍。

    (7)(动)对别人的言语行动表示态度;表示意见(多用于否定):路上碰见了;谁也没~谁|置之不~。

    (8)(Lǐ)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