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ǎn huā liáo luàn
一ㄢˇ ㄏㄨㄚ ㄌ一ㄠˊ ㄌㄨㄢˋ
常用成语
眼蘤繚亂
YHLL
主谓式成语
缭;不能读作“liào”。
古代成语
中性成语
缭;不能写作“瞭”。
成语意思
解释:
缭乱:纷乱。眼睛看见复杂纷繁的事物而发花、迷乱。
出处:
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一折:“似这般可喜娘的庞儿罕曾见,则着人眼花撩乱口难言,魂灵儿飞在半天。”
语法:
眼花缭乱主谓式;作谓语、定语、补语;形容事物纷杂。
示例:
匡大被他这一番话说得眼花缭乱,浑身都酥了,一总都依他说。(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二十回)
英语:
be dazzled
俄语:
глазá разбежáлись<пестрит в глазáх>
日语:
色(いろ)とりどりで目がくらむほど
其他:
<德>von etwas geblendet sein<法>ébloui
近义词:
反义词:
- 1、这桌子上的美味佳肴让在场的所有人都眼花缭乱。
- 2、商品琳琅满目,看得我眼花缭乱。
- 3、春晚上刘谦表演的神奇魔术,看的我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 4、初进都市,五光十色的世界使我们眼花缭乱。
- 5、看到魔术演员眼花缭乱的表演,我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
- 6、各种各样的物品让我看得眼花缭乱。
字义分解
- 拼音yǎn
- 注音ㄧㄢˇ
- 笔划11
- 繁体眼
- 五笔HVEY
- 五行木
(1)(名)人或动物的视觉器官。通称眼睛。
(2)(名)(~儿)小洞;窟窿:泉~|炮~|拿针扎一个~儿。
(3)(名)(~儿)指事物的关键所在:节骨~儿。
(4)(名)围棋用语;成片的白子或者黑子中间的空儿;在这个空儿中对手不能下成活棋。
(5)(名)戏曲中的拍子:一板一~。
(6)(量)用于井;窑洞:一~井|一~旧窑洞。
- 拼音huā
- 注音ㄏㄨㄚ
- 笔划7
- 繁体花
- 五笔AWXB
(1)(名)(~儿)种子植物的生殖器官;也泛指可供观赏的植物:鲜~|红~|玫瑰~|杜鹃~|种~。
(2)(名)(~儿)样子或形状像花朵的东西:雪~儿|浪~儿|菜~儿|火~儿。
(3)(名)供观赏的烟火:烟~|礼~。
(4)(名)(~儿)痘:天~|种~儿|出~儿。
(5)(名)作战时受的伤:挂~儿。
(6)(名)复杂;不真实的:~招|~言巧语。
(7)(名)颜色错杂:~衣服|~白头发。
(8)(名)模糊不清:眼~。
(9)(名)指棉花:轧~。
(10)用花或花纹装饰的:~车|~坛|~砖|~池|~厅。
(11)比喻女子:姊妹~。
(12)旧社会指妓女或跟妓女有关的:寻~问柳|~街柳巷|~边新闻。
(13)姓。
(14)(动)用;耗费:~费时间|~钱|~心思。
与眼花缭乱相关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