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笔从戎
  • 【拼音】:  

    tóu bǐ cóng róng

  • 【注音】:  

    ㄊㄡˊ ㄅ一ˇ ㄘㄨㄥˊ ㄖㄨㄥˊ

  • 【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 【字数】:  

    四字成语

  • 【繁体】:  

    投筆従戎

  • 【简拼】:  

    TBCR

  • 【结构】:  

    连动式成语

  • 【正音】:  

    戎;不能读作“jiè”。

  • 【年代】:  

    古代成语

  •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 【辩形】:  

    戎;不能写作“戊”。

  • 成语意思

  • 解释:

    指读书人放弃文化工作参军入伍。投:扔掉。

  • 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班超传》:“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安能久事笔研间乎?’后立功西域,封定远侯。”

  • 语法:

    投笔从戎连动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 示例:

    他象同世交子弟闲话一样,问了问贺人龙的家庭情形,“投笔从戎”的经过。(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二十二章)

  • 英语:

    give up the pen for the sword

  • 俄语:

    остáвив кисть,брáться за оружие

  • 其他:

    <法>renoncer à la vie civile pour la carrière des armes

  • 近义词:

    弃文就武

  • 反义词:

    解甲归田

    • 1、抗日战争时期,许多进步青年投笔从戎,奔赴抗日前线。
    • 2、抗战时期,许多知识分子投笔从戎,走上了驰骋疆场、报效祖国的革命道路。
    • 3、我长大以后也要学班超投笔从戎,报效国家。
    • 4、战争爆发后,青年纷纷投笔从戎,奔赴前线。
    • 5、日军大举入侵我国时,有的人投笔从戎,保家卫国,有的人却楚囚对泣,束手待毙。
    • 6、抗日战争期间,有多少热血青年投笔从戎,谁也数不清啊!

    字义分解

    • 拼音tóu
    • 注音ㄊㄡˊ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RMCY
    • 五行

    (1)(动)放进去;送进去:~放。

    (2)(动)跳进去(专指自杀行为)。

    (3)(动)投射。

    (4)(动)寄给人(书信等):~递。

    (5)(动)找上去;参加进去:~入。

    (6)(动)迎合。

    (7)(副)临;在…之前。

    • 拼音
    • 注音ㄅㄧˇ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TTFN
    • 五行

    (1)(名)写字画图的用具

    (2)(名)(写字、画画、作文的)笔法:伏~|败~。

    (3)(动)用笔写出:代~。

    (4)(名)笔画:“大”字有三~。

    (5)量词。ɑ)用于款项或跟款项有关的:一~钱|三~账。b)用于书画艺术:一~钱|三~账。b)用于书画艺术

    • 拼音cóng
    • 注音ㄘㄨㄥˊ,ㄗㄨㄥˋ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WWY
    • 五行

    cóng

    1.依顺:顺~。盲~。~善如流。

    2.采取,按照:~优。

    3.跟随:愿~其后。

    4.跟随的人:侍~。仆~。

    5.参与:~业。~政。投笔~戎。

    6.由,自:~古至今。~我做起。

    7.次要的:主~。~犯。

    8.宗族中次于至亲的亲属:~父(伯父、叔父的通称)。

    9.中国魏以后,古代官品(有“正品”和“从品”之分,宋代龙图阁大学士为从二品)。

    10.姓。

    zòng

    1.古同“纵”,竖,直。

    2.古同“纵”,放任。

    • 拼音róng
    • 注音ㄖㄨㄥˊ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ADE
    • 五行

    (1)(名)兵器;武器:兵~。

    (2)(名)军事;军队:~马|~装。

    (3)(名)我国古代称西方的民族。

    (4)(名)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