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钟大吕
  • 【拼音】:  

    huáng zhōng dà lǚ

  • 【注音】:  

    ㄏㄨㄤˊ ㄓㄨㄥ ㄉㄚˋ ㄌㄩˇ

  • 【常用程度】:  

    生僻成语

  • 【字数】:  

    四字成语

  • 【繁体】:  

    黄鐘大吕

  • 【简拼】:  

    HZDL

  • 【结构】:  

    联合式成语

  • 【正音】:  

    钟;不能读作“zōnɡ”。

  • 【年代】:  

    古代成语

  •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 【辩形】:  

    黄;不能写作“王”。

  • 成语意思

  • 解释:

    黄钟:我国古代音乐分十二律;阴、阳各六律。其为六种阳律的第一律;声调最洪大、响亮;大吕:十二律中六种阳律的第四律。旧时形容音乐或文辞正大、庄严、高妙。

  • 出处:

    《陆九渊集 语录下》:“先生之文如黄钟大吕,发达九地,真启洙泗邹鲁之秘,其可不传耶?”

  • 语法:

    黄钟大吕联合式;作宾语;形容音乐或文辞庄严。

  • 示例:

    洞箫牧笛的丝竹音乐,我们固然喜欢,但我们更喜欢黄钟大吕的交响音乐。

  • 近义词:

    洪钟大吕

    • 1、这首乐曲饱含一种黄钟大吕的气势。
    • 2、洞箫牧笛的丝竹音乐,我们固然喜欢,但我们更喜欢黄钟大吕的交响音乐。
    • 3、他的这篇短文十分朴素,却如黄钟大吕,震撼人心。
    • 4、古编钟演奏的古曲,如黄钟大吕,不同凡响。
    • 5、洞萧牧笛的丝竹音乐,我们固然喜欢,但我们更喜欢黄钟大吕的交响音乐。
    • 6、这首歌可以说是黄钟大吕,让人十分震撼。

    字义分解

    • 拼音huáng
    • 注音ㄏㄨㄤˊ
    • 笔划11
    • 繁体
    • 五笔AMWU
    • 五行

    (1)(形)像丝瓜花或向日葵花的颜色:~布|~花|~色|发~。

    (2)(名)指黄河:~泛区|治~|~灾。

    (3)(Huánɡ)姓。

    (4)(动)〈口〉事情失败或计划不能实现:买卖~了|对象~了|生意~了。

    • 拼音zhōng
    • 注音ㄓㄨㄥ
    • 笔划9
    • 繁体鍾、鐘
    • 五笔QKHH
    • 五行

    (1)(名)响器;中空;用铜或铁制成:~鼎|~鼓|~楼。

    (2)(名)计时的器具;有挂在墙上的;也有放在桌上的:~摆|~表|~点|~声。

    (3)(名)指钟点、时间:六点~。

    (4)(动)(情感)等集中:~爱|~情。

    (5)姓。

    (6)(名)同“盅”。

    • 拼音dà,dài
    • 注音ㄉㄚˋ,ㄉㄞˋ,ㄊㄞˋ
    • 笔划3
    • 繁体
    • 五笔DDDD

    1. 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大厅。大政。大气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

    2. 指大小的对比,比如:这间房有那间两个大。

    3. 规模广,程度深,性质重要:大局。大众。

    4. 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不大高兴。

    5. 年长,排行第一:老大。

    6. 敬辞:大作。大名。大手笔。

    7. 时间更远:大前年。

    8. 〔大夫〕古代官职,位于“卿”之下,“士”之上。

    9. 超过事物一半,不很详细,不很准确:大概。大凡。

    dài

    1. 〔大夫〕医生(“夫”读轻声)。

    2. 〔大王〕戏曲、旧小说中对强盗首领的称呼(“王”读轻声)。

    tài

    1. 古通“太”。

    2. 古通“泰”。

    • 拼音
    • 注音ˇ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kkf
    • 五行

    (1)见〔律吕〕。

    (2)(lǚ)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