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老扶幼
  • 【拼音】:  

    xié lǎo fú yòu

  • 【注音】:  

    ㄒ一ㄝˊ ㄌㄠˇ ㄈㄨˊ 一ㄡˋ

  • 【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 【字数】:  

    四字成语

  • 【繁体】:  

    攜老扶幼

  • 【简拼】:  

    XLFY

  • 【结构】:  

    联合式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 成语意思

  • 解释:

    携:牵引,搀扶。指搀着老人,领着小孩。形容不分老少全部出动

  • 出处:

    《新唐书·魏征传》:“贞观初,频年霜早,几内户口并就关外,携老扶幼,来往数年,卒无一户亡去。”

  • 语法:

    携老扶幼作宾语、状语;指全部出动。

  • 示例:

    清·唐芸洲《七剑十三侠》第116回:“只见携老扶幼,牵羊担酒,手执瓣香。”

  • 英语:

    bring along the old and the young

  • 近义词:

    扶老携幼

    • 1、穷人家门关不严实,可又害怕传染病会上身,无法可施之下,他们只得携老扶幼,带着全家大小一起逃离了该村。
    • 2、可阖城五、六万百姓在听到一个并不那么确定的风声后,就自发的携老扶幼,站到城门外去等着、盼着。
    • 3、如果你已玩厌了各地名胜风景,不如驾上爱车,携老扶幼,走走农村田园采摘路线。
    • 4、其余的都是普通的百姓而已,他们大多携老扶幼,有的还带着耕牛和农。
    • 5、如林枫所料,那个镇子上的人在得知伯爵大败的消息后,早就携老扶幼,带着所有能带上的财物逃得一干二净。
    • 6、黎刈公园是菲国百姓最喜爱的休閒娱乐区,一到假日,人人携老扶幼到草地上享受一下日光浴。

    字义分解

    • 拼音xié
    • 注音ㄒㄧㄝˊ
    • 笔划13
    • 繁体
    • 五笔RWYE
    • 五行

    (1)(动)携带:~酒|扶老~幼。

    (2)(动)拉着(手):~手。

    • 拼音lǎo
    • 注音ㄌㄠˇ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FTXB

    (1)(形)衰老;年岁大

    (2)(名)老年人(常用作尊称):敬~院|扶~携幼。

    (3)(动)〈口〉婉辞;多指老人死亡(必带“了”):隔壁前天~了人。

    (4)(形)很久以前就存在的:~厂|~朋友。

    (5)(形)陈旧:~脑筋|~机器。

    (6)(形)原来的:~脾气|~地方。

    (7)(形)(蔬菜)长得过了适口的时期:油菜太~了。

    (8)(形)(食物)火候大:鸡蛋煮~了。

    (9)(形)(某些高分子化合物)变质:~化|防~。(形)富有经验;老练:~手|~于世故。(副)长久:~主顾。(副)经常:人家~提前完成任务;咱们呢!(副)很;极:~早|~远。(形)〈口〉排行在末了的:~儿子|~妹子。前缀;用于称人、排行次序、某些动植物名:~化|防~。(形)富有经验;老练。

    • 拼音
    • 注音ㄈㄨˊ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RFWY
    • 五行

    (1)(动)用物支持使人物或自己不倒

    (2)(动)用物支持使人物或自己不倒

    (3)(动)用物支持使人物或自己不倒

    • 拼音yòu
    • 注音ㄧㄡˋ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XLN
    • 五行

    (1)(形)幼小

    (2)(形)(年纪)小;未长成:~虫|~根|~林|~苗|~师|~体|~芽|~株。

    (3)(名)小孩儿:~儿园|妇~|扶老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