朽株枯木
xiǔ zhū kū mù
ㄒ一ㄡˇ ㄓㄨ ㄎㄨ ㄇㄨˋ
一般成语
XZKM
联合式成语
古代成语
贬义成语
成语意思
解释:
同“枯木朽株”。
出处:
宋·陆游《忽得京书有感》诗:“白发苍颜七十翁,朽株枯木略相同。”
语法:
朽株枯木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示例:
清·冯桂芬《公启曾协揆》:“大军一至,则朽株枯木亦助声威;大军不至,则铁郭金城将沦灰烬。”
英语:
rotten stumps and withered trees
近义词:
字义分解
- 拼音zhū
- 注音ㄓㄨ
- 笔划10
- 繁体株
- 五笔SRIY
- 五行木
(1)(名)露在地面上的树木的根和茎:守~待兔。
(2)(名)植株:~距|幼~。
(3)(量)棵:一~苗|两~枣树。
- 拼音kū
- 注音ㄎㄨ
- 笔划9
- 繁体枯
- 五笔SDG
- 五行金
(1)(形)(植物等)失去水分:~萎|~槁|~草|~骨。
(2)(形)(井、河流等)变得没有水:~井|海~石烂。
(3)(形)没有生趣;枯燥:~坐。
(4)(名)〈方〉芝麻、大豆、油茶等榨油后的渣滓:菜~|茶~|麻~。
与朽株枯木相关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