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吠之惊
gǒu fèi zhī jīng
ㄍㄡˇ ㄈㄟˋ ㄓ ㄐ一ㄥ
常用成语
狗吠之驚
GFZJ
偏正式成语
古代成语
中性成语
成语意思
解释:
谓小惊忧。
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今中国无狗吠之惊,而外累于远方之备。”
语法:
狗吠之惊作宾语;比喻小的惊吓。
示例:
你不至于被这狗吠之惊所吓倒吧。
英语:
alarm at the barking of dogs
近义词:
字义分解
- 拼音gǒu
- 注音ㄍㄡˇ
- 笔划8
- 繁体狗
- 五笔QTQK
- 五行木
(名)哺乳动物;种类很多;嗅觉和听觉都很灵敏;毛有黄、白、黑等颜色。是一种家畜;有的可以训练成警犬;有的用来帮助打猎、牧羊等。也叫犬。
- 拼音zhī
- 注音ㄓ
- 笔划3
- 繁体之
- 五笔PPPP
- 五行火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之心。
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等闲视之。
5. 代词,这,那:“之二虫,又何知”。
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
7. 往,到:“吾欲之南海”。
与狗吠之惊相关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