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之有效
  • 【拼音】:  

    xíng zhī yǒu xiào

  • 【注音】:  

    ㄒ一ㄥˊ ㄓ 一ㄡˇ ㄒ一ㄠˋ

  • 【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 【字数】:  

    四字成语

  • 【繁体】:  

    行之有俲

  • 【简拼】:  

    XZYX

  • 【结构】:  

    主谓式成语

  • 【正音】:  

    行;不能读作“hánɡ”。

  • 【年代】:  

    古代成语

  • 【感情色彩】:  

    褒义成语

  • 【辩形】:  

    行之有效和“卓有成效”;都含有有效果的意思。但“卓有成效”表示的程度重;有卓越的超群的意思;行之有效没有。

  • 成语意思

  • 解释:

    实行起来有成效。指某种方法或措施已经实行过;证明很有效用。

  • 出处:

    西晋 张华《博物志 方士》:“皇甫隆遇青牛道士,姓封名君达,其论养性法则可施用,大略云……武帝行之有效。”

  • 语法:

    行之有效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褒义。

  • 示例:

    整风是在我们历史上行之有效的办法。(毛泽东《中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 英语:

    effective(in practice)

  • 俄语:

    эффективный<действенный>

  • 其他:

    <德>wirksam

  • 近义词:

    立竿见影卓有成效

  • 反义词:

    劳而无功徒劳无益

    • 1、这是行之有效的办法。
    • 2、经过多年的摸索,我终于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作方法。
    • 3、当我们遇到麻烦,情绪失落的时候,应反其道行之,要昂起我们的头。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遇事要多看光明的一面,减少阴暗的负面影响,要多向处想,要冷静客观地分析情况,做出正确的行之有效的选择。
    • 4、推广广播体操,是增强全国人民体质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措施。
    • 5、实践证明,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 6、行之有效的创新,在一开始可能并不起眼。然而现实生活中,一些并不起眼的细节,往往会造就创新的灵感,从而让一些简单的事有一次超越常规教育的突破。

    字义分解

    • 拼音háng,xíng
    • 注音ㄏㄤˊ,ㄒㄧㄥˊ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TFHH

    • 拼音zhī
    • 注音
    • 笔划3
    • 繁体
    • 五笔PPPP
    • 五行

    [ zhī ]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之心。

    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等闲视之。

    5. 代词,这,那:“之二虫,又何知”。

    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

    7. 往,到:“吾欲之南海”。

    • 拼音yǒu,yòu
    • 注音ㄧㄡˇ,ㄧㄡˋ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DEF
    • 五行

    yǒu

    1. 存在:有关。有方(得法)。有案可稽。有备无患。有目共睹。

    2. 表示所属:他有一本书。

    3. 表示发生、出现:有病。情况有变化。

    4. 表示估量或比较:水有一丈多深。

    5. 表示大、多:有学问。

    6. 用在某些动词前面表示客气:有劳。有请。

    7. 无定指,与“某”相近:有一天。

    8. 词缀,用在某些朝代名称的前面:有夏。有宋一代。

    yòu

    1. 古同“又”,表示整数之外再加零数。

    • 拼音xiào
    • 注音ㄒㄧㄠˋ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UQTY
    • 五行

    (1)(名)功用;效果:无~|成~|功~|有~。

    (2)(动)模仿:~法|上行下~。

    (3)(动)为别人或集团献出(力量或生命):报~|~力|~劳|~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