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溲马勃
  • 【拼音】:  

    niú sōu mǎ bó

  • 【注音】:  

    ㄋ一ㄡˊ ㄙㄡ ㄇㄚˇ ㄅㄛˊ

  • 【常用程度】:  

    生僻成语

  • 【字数】:  

    四字成语

  • 【繁体】:  

    牛溲馬勃

  • 【简拼】:  

    NSMB

  • 【结构】:  

    联合式成语

  • 【正音】:  

    溲;不能读作“sǒu”。

  • 【年代】:  

    古代成语

  •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 【辩形】:  

    溲;不能写作“搜”。

  • 成语意思

  • 解释:

    牛溲:牛屎;一说指车前草。马勃:一种生长在湿地及腐木上的菌类植物;俗称牛尿和马屁菌。借指不值钱的下贱而有用的东西。

  • 出处:

    唐 韩愈《进学解》:“玉札丹砂,赤箭青芝,牛溲马勃,败鼓之皮,俱收并蓄,待用无遗者,医师之良也。”

  • 语法:

    牛溲马勃联合式;作主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 示例:

    “三青团”为了招募团员,实行拉夫办法,牛溲马勃,一概收罗。

  • 英语:

    something cheap but useful

  • 近义词:

    无足轻重鸡毛蒜皮微不足道

  • 反义词:

    价值连城无价之宝奇货可居

    • 1、“玉札丹砂,赤箭青芝,牛溲马勃,败鼓之皮,俱收并蓄,待用无遗者,医师之良也。
    • 2、所谓牛溲马勃皆至药也,鱼鸟昆虫皆妙文也。
    • 3、说它是宝就是宝,用在不妥的地方就是牛溲马勃
    • 4、典出唐韩愈《进学解》“玉札丹砂,赤箭青芝,牛溲马勃,败鼓之皮,俱收并蓄,待用无遗者,医师之良也。
    • 5、“三青团”为了招募团员,实行拉夫办法,牛溲马勃,一概收罗。
    • 6、现在有邓兄弟在眼前,才知道自己索得的不过是牛溲马勃。 ()

    字义分解

    • 拼音niú
    • 注音ㄋㄧㄡˊ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RHK
    • 五行

    [ niú ]

    1.哺乳动物,趾端有蹄,头上长一对角,是反刍类动物,力量很大,能耕田拉车,肉和奶可食,角、皮、骨可作器物:牛刀小试(喻有很大的本领,先在小事情上施展一下)。牛黄。牛角。

    2.星名,二十八宿之:牛斗(指牛宿和斗宿二星)。

    3.喻固执或骄傲:牛气。

    4.姓。

    • 拼音sōu
    • 注音ㄙㄡ
    • 笔划12
    • 繁体
    • 五笔IVHC
    • 五行

    (1)(动)排泄大小便;特指排泄小便。

    (2)(动)浸;泡。

    • 拼音
    • 注音ㄇㄚˇ
    • 笔划3
    • 繁体
    • 五笔CNNG
    • 五行

    (1)(名)哺乳动物;颈部有鬃;四肢强健;善跑;是重要的力畜之一;皮可制革。

    (2)(形)大:~蜂|~勺。

    (3)(Mǎ)姓。

    • 拼音
    • 注音ㄅㄛˊ,ㄅㄟˋ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FPBL

    1. 突然,忽然:勃然(a.突然,如“勃勃大怒”;b.兴起的样子,如“勃勃作色”)。

    2. 变色的样子:勃腾腾(怒气上冲的样子)。

    3. 旺盛,兴起:勃起。勃发。勃蓬。

    bèi

    1. 古同“悖”,违背事理,惑乱糊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