恃才傲物
  • 【拼音】:  

    shì cái ào wù

  • 【注音】:  

    ㄕˋ ㄘㄞˊ ㄠˋ ㄨˋ

  • 【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 【字数】:  

    四字成语

  • 【简拼】:  

    SCAW

  • 【结构】:  

    联合式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 【感情色彩】:  

    贬义成语

  • 成语意思

  • 解释:

    恃:依靠、凭借;物:人,公众。仗着自己有才能,看不起人。

  • 出处:

    《梁书 萧子显传》:“恃才傲物,宜谥曰骄。”

  • 语法:

    恃才傲物连动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 示例:

    唐薛澄州昭纬,即保逊之子也。恃才傲物,亦有父风。(宋 孙光宪《北梦琐言》卷四)

  • 英语:

    be conceited and contemptuous

  • 俄语:

    гордиться своими способностями

  • 日语:

    才気(さいき)を頼(たの)んで人を眼中(がんちゅう)におかない

  • 其他:

    <法>fort de ses talents,traiter les autres avec mépris

  • 近义词:

    目中无人

  • 反义词:

    谦虚谨慎虚怀若谷

    • 1、一个真正有学养的人会懂得谦逊,绝不会恃才傲物
    • 2、三国时代的稽康就因恃才傲物,而招致杀身之祸。
    • 3、他恃才傲物,不可一世,狂妄的言行令人厌恶。
    • 4、她并不是像大家口中说的那样恃才傲物
    • 5、他的能力虽,却恃才傲物,根本没办法从事团体作。
    • 6、杨修恃才傲物,曹操一点都不喜欢他。

    字义分解

    • 拼音shì
    • 注音ㄕˋ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NFFY

    (动)依赖;仗着。

    • 拼音cái
    • 注音ㄘㄞˊ
    • 笔划3
    • 繁体
    • 五笔FTE

    (1)(名)才能。

    (2)(名)有才能的人:~子。

    (3)(名)姓。

    (4)(副)刚才;表示以前不久。

    (5)(副)表示事情发生得晚或结束得晚。

    (6)(副)表示在特定的条件下或者由于某种原因产生的结果(前面常常用“只有、必须”或含有这类意思)。

    (7)(副)表示发生新情况;本来并不如此;含有“刚刚”的意思。

    (8)(副)对比起来表示数量小;次数少、能力差等;有“只”、“仅仅”的意思。

    (9)(副)表示强调或确定的语气(句尾常用‘呢’字):那里的风景~美呢!

    • 拼音ào
    • 注音ㄠˋ
    • 笔划12
    • 繁体
    • 五笔WGQT
    • 五行

    (形)骄傲:~骨|~气。

    • 拼音
    • 注音ㄨˋ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TRQR
    • 五行

    (1)(名)东西:~品|宝~。

    (2)(名)指自己以外的人或跟自己相对的环境:~议。

    (3)(名)内容、实质:言之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