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ǔ kǒu pó xīn
ㄎㄨˇ ㄎㄡˇ ㄆㄛˊ ㄒ一ㄣ
常用成语
KKPX
联合式成语
古代成语
中性成语
苦口婆心和“语重心长”;都有含有“善意地进行说服教育”的意思。但苦口婆心偏重在劝;含有“不厌其烦”的意思;“语重心长”含有“话有分量;情深意长”的意思。
成语意思
解释:
苦口:不厌其烦地反复劝说与开导;婆心:老婆婆的心肠;指好意、善意。好心好意;不厌其烦地劝说或开导。形容耐心恳切地再三规劝。
出处:
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 泉州道匡禅师》:“问:‘学人根思迟回,乞师曲运慈悲,开一线道。’师曰:‘遮个是老婆心。’”
语法:
苦口婆心含褒义。常用于善意地规劝。一般作谓语、定语、状语。。
示例:
你不要把父母对你苦口婆心的劝说当成耳旁风,继续走下坡路。
英语:
do one's best to convince sb.
俄语:
терпеливо и доброжелáтельно<усердно>
日语:
口をすっぱくして
其他:
<德>jm ins Gewissen reden
近义词:
反义词:
- 1、母亲苦口婆心的劝告,我一定牢记于心。
- 2、在他妈妈苦口婆心的劝说下,他终于把事情的真相和盘托出。
- 3、你都做错事了,我们这样苦口婆心地劝导,你还不听?
- 4、我苦口婆心地说了大半天,已经口燥唇干,可是他仍然无动于衷,毫无悔改的表示。
- 5、老师苦口婆心地教育我们要学习,我们不会辜负她的期望。
- 6、面对老师苦口婆心的教诲,他低下头来诺诺连声。
字义分解
- 拼音kǔ
- 注音ㄎㄨˇ
- 笔划8
- 繁体苦
- 五笔ADF
- 五行木
1. 像胆汁或黄连的滋味,与“甘”相对:甘苦。苦胆。苦瓜。
2. 感觉难受的:苦境。苦海(原为佛教用语,后喻很苦的环境)。苦闷。含辛茹苦。吃苦耐劳。苦恼。
3. 为某种事所苦:苦雨。苦旱。苦夏。苦于(①对某种情况感到苦恼;②表示相比之下更苦些)。
4. 有耐心地,尽力地:苦劝。苦口婆心。刻苦。苦心孤诣。
5. 使受苦:那件事可苦了你啦!
- 拼音kǒu
- 注音ㄎㄡˇ
- 笔划3
- 繁体口
- 五笔KKKK
- 五行木
(1)(名)人或动物进饮食的器官;有的也是发声器官的一部分。俗称嘴。
(2)(名)(~儿)容器通外面的地方:瓶子~儿|碗~儿。
(3)(名)(~儿)出入通过的地方:出~|入~|门~儿|胡同~儿。
(4)(名)长城的关口;多用做地名;也泛指这些关口:~外|喜峰~|西~羊皮。
(5)(名)(~儿)破裂的地方;大的豁口:伤~|衣服撕了个~儿。
(6)(名)刀、剑、剪刀的刃:刀卷~了。
(7)(名)驴马等的年龄:六岁~|这匹马~还年轻。
(8)(量)表示人或动物的量:一家五~人|三~猪|一~钢刀。
- 拼音pó
- 注音ㄆㄛˊ
- 笔划11
- 繁体婆
- 五笔IHCV
(1)(名)年老的妇女:老太~。
(2)(名)(~儿)旧时指某些职业妇女:媒~|接生~。
(3)(名)丈夫的母亲:~家|~媳|公~|~母。
与苦口婆心相关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