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反既往
  • 【拼音】:  

    yī fǎn jì wǎng

  • 【注音】:  

    一 ㄈㄢˇ ㄐ一ˋ ㄨㄤˇ

  • 【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 【字数】:  

    四字成语

  • 【简拼】:  

    YFJW

  • 【结构】:  

    动宾式成语

  • 【正音】:  

    既;不能读作“ɡài”。

  • 【年代】:  

    当代成语

  •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 【辩形】:  

    既;不能写作“概”;也不能写作“即”;“往”不能写作“住”。

  • 成语意思

  • 解释:

    一:完全;既往:从前。完全与从前相反。

  • 语法:

    一反既往动宾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同一反常态。

  • 示例:

    从今以后,他要一反既往

  • 近义词:

    一反其道一反常态改弦易辙一改故辙拨乱反正

  • 反义词:

    一如既往一成不变持之以恒一以贯之始终如一

    • 1、这个方面,情况就迥乎不同,而且一反既往了。
    • 2、这事他要一反既往,只算了。
    • 3、从今以后,他要一反既往
    • 4、现在尽管弟弟结婚了,姐姐是一反既往给弟弟和弟媳买一些衣服。
    • 5、两狗对视,卡卡一反既往地嗅探,泰迪却龇牙咧嘴。
    • 6、面对爱情,任何人的文采都一反既往。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
    • 笔划1
    • 繁体
    • 五笔GGLL

    (1)(数)数目;最小的正整数。

    (2)(形)同一:~视同仁|咱们是~家人|咱们~路走|这不是~码事。

    (3)(形)另一:番茄~名西红柿。

    (4)(形)全;满:~冬|~生|~路平安|~屋子人|~身的汗。

    (5)(形)专一:~心~意。

    (6)(副)表示动作是一次或表示动作是短暂的;或表示动作是试试的。

    a)用在重叠的动词(多为单音)中间:歇~歇|笑~笑。

    b)用在动词之后;动量词之前:歇~歇|笑~笑。

    c)用在动词之后;动量词之前。

    (7)(副)用在动词或动量词前面;表示先做某个动作(下文说明结果):~跳跳了过去|~脚把它踢开。

    (8)(副)一旦;一经:~失足成千古恨。

    (9)(助)〈书〉用在某些词前加强语气:~何速也|为害之甚;~至于此!

    (10)(名)初次,第一次。

    • 拼音fǎn
    • 注音ㄈㄢˇ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RCI
    • 五行

    (1)(动)回;还:~击。

    (2)(动)反抗;反对:造~。

    (3)(动)翻转:~复。

    (4)(动)推及:举一~三。

    (5)(形)与“正”相对:~面。

    (6)(副)反而;相反地:画虎不成~成犬。

    • 拼音
    • 注音ㄐㄧˋ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VCAQ
    • 五行

    (1)(副)已经:~定方针。

    (2)(连)既然:~要革命;就要有一个革命的党。

    (3)(副)〈书〉完了;尽。

    (4)(副)跟“且、又、也”等副词呼应;表示情况同时存在:~高且大|~聪明又用功|~要有革命干劲;也要有科学态度。

    • 拼音wǎng
    • 注音ㄨㄤˇ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TYGG
    • 五行

    (1)(动)到……去

    (2)(动)去:奔~|~往。

    (3)(介)向(某处去);朝:~东|水~低处流。

    (4)(形)过去的:~事|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