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遑宁处
bù huáng níng chǔ
ㄅㄨˋ ㄏㄨㄤˊ ㄋ一ㄥˊ ㄔㄨˇ
生僻成语
不遑寍處
BHNC
紧缩式成语
古代成语
中性成语
成语意思
解释:
遑:闲暇。没有闲暇的时候。《晋书·桓温传》:“故荷戈驱驰,不遑宁处,前后表陈,于今历年矣。”唐·张鷟zhuó《游仙窟》:“频繁上命,徒想报恩,驰骤下寮,不遑宁处。”
出处:
《晋书·桓温传》:“故荷戈驱驰,不遑宁处,前后表陈,于今历年矣。”
语法:
不遑宁处作谓语、定语;指无时消受。
示例:
频繁上命,徒想报恩,驰骤下寮,不遑宁处。唐·张鷟《游仙窟》
英语:
have no leisure time
近义词:
- 1、向者,辉、扁等一干匪众里通外国,挟洋自重,肆恶多端,不遑宁处。
- 2、在这十余年里,战火频仍,岑仲勉随史语所从南京流徙于长沙、昆明、重庆等地,不遑宁处,却都无法扰乱其心。
- 3、“朕本藩服,仰承天命,入奉祖宗大统,朝夕战兢,不遑宁处。
- 4、查自福州问题发生以来,举国人士意气激昂,奔走呼号,不遑宁处。
- 5、黄兴叹道,邓真有“大禹治国,虽闻呱呱之声而不遑宁处之概”。
字义分解
- 拼音bù
- 注音ㄅㄨˋ,ㄈㄡˇ
- 笔划4
- 繁体不
- 五笔GII
1. 副词。
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不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不学无术。不速之客。
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不,我不知道。
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不?
- 拼音níng,nìng
- 注音ㄋㄧㄥˊ,ㄋㄧㄥˋ,ㄓㄨˋ
- 笔划5
- 繁体寧
- 五笔PSJ
níng
1. 平安,安定:宁静。宁谧。息事宁人。
2. 已嫁的女子或在外子女回家省视父母:宁亲。归宁。
3. 守父母之丧,丧假:“前博士弟子父母死,予宁三年”。
4. 中国江苏省南京市的别称。
5. 中国宁夏回族自治区的简称。
nìng1. 情愿:宁肯。宁死不屈。宁缺毋滥。
2. 岂,难道: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3. 语助,无实际意义:不宁唯是。
4. 姓。
与不遑宁处相关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