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ān yàng wén zhāng
ㄍㄨㄢ 一ㄤˋ ㄨㄣˊ ㄓㄤ
常用成语
官様文章
GYWZ
偏正式成语
古代成语
贬义成语
章;不能写作“张”。
成语意思
解释:
原指官场上有固定套式的例行公文。现比喻徒具形式;摆摆样子;没有实际内容的文章、言词或做法。
出处:
明 沈鲸《双珠记 风鉴通神》:“~大手笔,衙官屈宋谁能匹。冀得鸿胪第一传,平地雷轰声霹雳。”
语法:
官样文章偏正式;作宾语、定语;指只注意形式,没有实际内容的空话。
示例:
但此辈有运动而无文学,则亦殊令出版者为难,盖官样文章究不能令人自动购读也。(《鲁迅书信集 致李小峰》)
英语:
an unpractical rountine document
俄语:
канцелярская фрáза
日语:
お役所式(やくしょしき)の紋切(もんき)り型(がた)の文章,きまり文句(もんく)。型(かた)にはまった空虚(くうきょ)な文
其他:
<德>eine bloβe Formsache<法>formalités administratives
近义词:
- 1、他的总结论评论句是官样文章。
- 2、我却以为他们也许是聪明的,至少,是已经凭着经验知道了煌煌的官样文章之不可信。
- 3、我们要切实抓某项作,不是发几篇官样文章所能济事的。
- 4、对不起,那样的官样文章,我看还是不写为!
- 5、劳绩到班不到班,也不过是句官样文章的话,本还是事在人为。
- 6、枪毙一切形式主义的官样文章。
字义分解
- 拼音guān
- 注音ㄍㄨㄢ
- 笔划8
- 繁体官
- 五笔PNHN
- 五行木
(1)(名)政府机关或军队中经过任命的、一定等级以上的公职人员;在我国现多用于军队和外交场合。
(2)(形)旧时称属于政府的或公家的:~办|~费。
(3)(形)公共的;公用的:~大道|~厕所。
(4)(Guān)姓。
(5)(名)器官:五~|感~。
- 拼音yàng
- 注音ㄧㄤˋ
- 笔划10
- 繁体樣
- 五笔SUDH
- 五行木
(1)(名)形状;模样;样子:~式|模~|图~。
(2)(名)样子:两年未见;他还是老~子。
(3)(名)样子:~品|~本|货~。
(4)(量)表示事物的种类:四~儿点心。
- 拼音wén
- 注音ㄨㄣˊ
- 笔划4
- 繁体文
- 五笔YYGY
(1)(名)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中~。
(2)(名)文章;作品:美~。
(3)(名)文言:半~半白。
(4)(名)指社会发展到较高阶段表现出来的状态:~化|~明|~物。
(5)(名)旧时指礼节仪式:虚~|繁~缛节。
(6)(名)非军事的(跟‘武’相对):~职|~武双全。
(7)(名)古时称在身上、脸上刺画花纹或字:~身|~了双颊。
(8)(旧读wèn)掩饰:~过饰非。
(9)(名)关于读书人的:~人。
(10)(名)姓。
(11)(量)一文不值。
(12)(形)柔和;不猛烈:~雅|~火。
(13)(形)自然界的某些现象:天~|水~。
与官样文章相关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