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台高筑
  • 【拼音】:  

    zhài tái gāo zhù

  • 【注音】:  

    ㄓㄞˋ ㄊㄞˊ ㄍㄠ ㄓㄨˋ

  • 【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 【字数】:  

    四字成语

  • 【繁体】:  

    債台高築

  • 【简拼】:  

    ZTGZ

  • 【结构】:  

    主谓式成语

  • 【正音】:  

    债;不能读作“zé”。

  • 【年代】:  

    古代成语

  • 【感情色彩】:  

    贬义成语

  • 成语意思

  • 解释:

    筑起很高的债务台。形容欠债很多。

  •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诸侯王表序》:“有逃责(债)之台。”唐 颜师古注:“服虔曰:周赧王负责(债),无以归之,主迫责急,乃逃于此台,后人因以名之。”

  • 语法:

    债台高筑主谓式;作谓语、补语;含贬义。

  • 示例:

    由于经营不善,这家公司现已陷入债台高筑的境地。

  • 英语:

    be deeply in debt

  • 俄语:

    наделать кучу долгов<залезть по уши в долги>

  • 日语:

    大(おお)きな債務(さいむ)を負(お)っている

  • 其他:

    <德>bis an den Hals in Schulden stecken<法>dettes accumulées<être criblé de dettes>

  • 近义词:

    家徒四壁

  • 反义词:

    绰有余裕金玉满堂

    • 1、我私底下对你说吧,他现在已是债台高筑了。
    • 2、他们难以收支相抵,因而债台高筑
    • 3、当时他已经债台高筑,非常需要钱。
    • 4、世界上有些债台高筑国家的经济体系易导致通货膨胀。
    • 5、尽管收入不少,但他挥霍无度,经常债台高筑
    • 6、爸爸告诉我,解放前,我家经常是吃了上顿没下顿,债台高筑

    字义分解

    • 拼音zhài
    • 注音ㄓㄞˋ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WGMY
    • 五行

    (1)(名)欠别人的钱

    (2)(动)借债。

    • 拼音tái,tāi
    • 注音ㄊㄞˊ,ㄊㄞ
    • 笔划5
    • 繁体臺、颱、檯
    • 五笔CKF
    • 五行

    tái

    1. 高平的建筑物:亭台楼阁。

    2. 敬辞,用于称呼对方或与对方有关的事物:台鉴。台甫。

    3. 像台的东西,器物的座子:井台。窗台。灯台。

    4. 量词:一台戏。

    5. 台湾省的简称:台胞。台币。

    6. 姓。

    7. 桌子、案子:写字台。

    8. 发生在太平洋西部热带海洋上的一种极猛烈的风暴,称“台风”。

    tāi

    1. 〔天台〕①山名,在中国浙江省;②地名,在中国浙江省。

    • 拼音gāo
    • 注音ㄍㄠ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YMKF
    • 五行

    (1)(形)从下向上距离大;离地面远(跟‘低’相对)

    (2)(形)高度:那棵树有两丈~|书桌长四尺;宽三尺;~二尺五。

    (3)(形)在一般标准或平均程度之上:~速度|体温~|见解比别人~。

    (4)(形)等级在上的:~等|~级。

    (5)(形)敬辞;称别人的事物:~见。

    (6)(形)酸根或化合物中比标准酸根多含一个氧原子的:~锰酸钾(KMnO4)。

    (7)(形)(Gāo)姓。

    • 拼音zhù,zhú
    • 注音ㄓㄨˋ,ㄓㄨˊ
    • 笔划12
    • 繁体
    • 五笔TAMY
    • 五行

    zhù

    1. 捣土的杵:“项王伐齐,身负板筑,以为士卒先”。

    2. 建造,修盖:修筑。建筑。构筑。

    3. 居室:“畏人成小筑,褊性合幽栖”。

    4. 古代弦乐器,形似琴,有十三弦。演奏时,左手按弦的一端,右手执竹尺击弦发音。

    zhú

    1. 中国贵州省贵阳市的别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