锣鼓喧天
luó gǔ xuān tiān
ㄌㄨㄛˊ ㄍㄨˇ ㄒㄨㄢ ㄊ一ㄢ
常用成语
鑼皷喧天
LGXT
主谓式成语
锣;不能读作“luō”。
古代成语
中性成语
喧;不能写作“宣”。
成语意思
解释:
喧:声音大。锣鼓的声音震天响。用敲锣打鼓来表示喜庆的意思。
出处:
元 尚仲贤《单鞭夺槊》第四折:“早来到北邙前面,猛听的锣鼓喧天,那军不到三千,拥出个将一员,雄纠纠威风武艺显。”
语法:
锣鼓喧天主谓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示例:
周庸祐一一回发,赏封五块银子,各人称谢。少时,锣鼓喧天,笙箫彻耳。(清 黄小配《廿载繁华梦》第二十二回)
英语:
a deafening sound of beating the gongs and drums
俄语:
гремят гонги и барабаны
日语:
ドラや太鼓(たいこ)の音(おと)がとどろく
近义词:
反义词:
- 1、球场上人声鼎沸,每个人都在为自己的队伍加油。
- 2、五月初五赛龙舟,快开始时人声鼎沸、锣鼓喧天。只听嘟的一声,那十几条龙舟如同一只只离弦的箭一样飞快的往远处划去。在远处望,还以为是几条龙在水面上飞速的穿行。比赛过程中声音震耳欲聋、响彻云霄。
- 3、告别了旧的岁月,迎来了新的一天,张灯结彩,锣鼓喧天,但愿今年胜往年,但愿此月胜往月。
- 4、厂大门口,锣鼓喧天,鞭炮齐鸣,职们在欢庆劳模表彰会的召开。
- 5、今天的寺庙,人声鼎沸,锣鼓玄天。发展到高潮的时候,声音震耳欲聋,响彻云霄。
- 6、庆祝大会上彩旗飞舞,锣鼓喧天。
字义分解
- 拼音gǔ
- 注音ㄍㄨˇ
- 笔划13
- 繁体鼓
- 五笔FKUC
- 五行木
(1)(名)(~儿)打击乐器;多为圆桶形或扁圆形;中间空;一面或两面蒙着皮革:铜~|手~|大~|花~。
(2)(名)形状、声音、作用像鼓的:石~|蛙~|耳~。
(3)(动)使某些乐器或东西发出声音;敲:~琴|~掌。
(4)(动)用风箱等扇(风):~风。
(5)(动)发动;振奋:~动|~励|~舞|~起勇气|~足干劲。
(6)(动)凸起;涨大:他~着嘴半天没出声|口袋装得~~的。
与锣鼓喧天相关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