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居野处
xué jū yě chǔ
ㄒㄩㄝˊ ㄐㄨ 一ㄝˇ ㄔㄨˇ
常用成语
穴居野處
XJYC
联合式成语
处;不能读作“chù”。
古代成语
中性成语
处;不能写作“外”。
成语意思
解释:
居住在山洞里;生活在原野上。形容人类远古时期原始的生活状态。穴:山洞;处:居住。
出处:
《周易 系辞下》:“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
语法:
穴居野处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形容原始人的生活状况。
示例:
原始人穴居野处,过着渔猎生活。
英语:
troglodytic life style
- 1、古时一些贫民过着穴居野处的贫困生活。
- 2、在二十世纪的今天,这里竟还是火耕水耨,穴居野处,实在令人难以相信。
- 3、外人不识究竟,笑他们穴居野处,殊不知此是当地地理的特殊,在地价飞涨,建材如金的此时此地,被高价房租累的喘不过气的小市民,那才真叫艳羡“窑洞”。
- 4、其初,人民穴居野处,受野兽侵害,有巢氏教民构木为巢,以避野兽,从此人民才由穴居到巢居。
- 5、上古之民,穴居野处,生活中的作中心都围绕着渔猎饮食,所以最初迫切的发明需要都釜瓮之类。
- 6、教养太古之世浑浑噩噩,民生其间,穴居野处,饮血茹毛,饥起倦息,安然无为,不异禽兽。
字义分解
- 拼音xué
- 注音ㄒㄩㄝˊ
- 笔划5
- 繁体穴
- 五笔PWU
- 五行水
(1)(名)岩洞;泛指地上或某些建筑物上的坑或孔;动物的窝。
(2)(名)墓穴。
(3)(名)医学上指人体上可以进行针灸的部位。也叫穴位或穴道。
(4)(名)姓。
- 拼音jū
- 注音ㄐㄩ
- 笔划8
- 繁体居
- 五笔NDD
- 五行木
(1)(动)住:~民|分~。
(2)(名)住的地方;住所:迁~|鲁迅故~。
(3)(动)在(某种位置):~左|~首。
(4)(动)当;任:~功|以专家自~。
(5)(动)积蓄;存:~积|奇货可~。
(6)(动)停留;固定:变动不~|岁月不~。
(7)(名)用作某些商店的名称(多为饭馆):同和~|沙锅~。
(8)(Jū)姓。
- 拼音yě
- 注音ㄧㄝˇ
- 笔划11
- 繁体野
- 五笔JFCB
- 五行土
(1)(名)野外:~地|~外。
(2)(名)界限:视~。
(3)(名)指不当政的地位:在~|下~。
(4)(形)不是人所饲养或培植的(动物或植物):~花|~草|~兽。
(5)(形)蛮横不讲理;粗鲁没礼貌:~蛮|粗~|撒~。
(6)(形)不受约束:~性|玩~了。
与穴居野处相关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