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ū yán tǔ yǔ
ㄔㄨ 一ㄢˊ ㄊㄨˇ ㄩˇ
一般成语
出言吐語
CYTY
联合式成语
古代成语
中性成语
成语意思
解释:
见“出言吐气”。
出处:
《平山冷燕》第六回:“宋信见冷绛雪出言吐语伶牙利齿,先有三分惧怯,不敢多言,只喏喏而已。”
语法:
出言吐语作谓语、宾语;指人的说话等。
示例:
清·荻岸山人《平山冷燕》第六回:“宋信见冷绛雪出言吐语伶牙利齿,先有三分惧怯,不敢多言,只诺诺而已。”
近义词:
- 1、他那一套礼貌举止,也象他的出言吐语一样,已经陈腐不堪。
- 2、令堂也琐碎些,只是逆来顺受,不该这等放泼,出言吐语,教道乡村。
- 3、他出言吐语含混不清,喉咙眼里象灌进了不少泥浆似的。
- 4、出言吐语勿忘有容乃大行为举止切记恶小不为。
- 5、后来知道茹家是京剧世家,又是在“富连成”锤炼出来的,上了台出言吐语,举手投足,都有讲究。
- 6、母亲实在太厌恶他了,因此伊丽莎白有时候竟会认为,即使以他财产地位,也挽回不了母亲的心,可是,母亲对这门婚姻无论是坚决反对也,欣喜若狂也,她的出言吐语反正都是不得体。
字义分解
- 拼音chū
- 注音ㄔㄨ
- 笔划5
- 繁体齣
- 五笔BMK
- 五行金
(1)(动)从里面走向外面:~来|~席。
(2)(动)超出。
(3)(动)往外拿:~主意。
(4)(动)出产、产生、发生:~问题。
(5)(动)发出:~汗。
(6)(动)显露:~名。
(7)(动)显得量多:不~数。
(8)(动)支出:~纳。
(9)(名)〈方〉跟“往”连用;表示向外:快往~走。(量)一本传奇中的一个大段落叫一出;戏曲中的一个独立剧目叫一出:一~戏。(动)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从里往外:跑~大门。(动)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完成。含有从隐蔽到显露或从无到有的意思:做~成绩。(助)用在形容词后;表示超出:快往~走。(量)一本传奇中的一个大段落叫一出;戏曲中的一个独立剧目叫一出
- 拼音yán
- 注音ㄧㄢˊ
- 笔划7
- 繁体言
- 五笔YYYY
- 五行木
(1)(名)话:~语|语~|格~。
(2)(动)说:~之有理|畅所欲~。
(3)(量)汉语的一个字叫一言:五~诗。
(4)姓。
- 拼音tǔ,tù
- 注音ㄊㄨˇ,ㄊㄨˋ
- 笔划6
- 繁体吐
- 五笔KFG
- 五行土
tǔ
1. 使东西从口里出来:吐痰。吞吐。吐刚茹柔(吐出硬的,吃下软的;喻欺软怕硬)。
2. 放出,露出:高粱吐穗。吐故纳新。
3. 说出:吐话。一吐为快。
tù1. 内脏里的东西从口里涌出:呕吐。上吐下泻。
2. 把吞没的东西退出来:吐还不义之财。
与出言吐语相关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