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避三舍
  • 【拼音】:  

    tuì bì sān shè

  • 【注音】:  

    ㄊㄨㄟˋ ㄅ一ˋ ㄙㄢ ㄕㄜˋ

  • 【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 【字数】:  

    四字成语

  • 【繁体】:  

    退避三捨

  • 【简拼】:  

    TBSS

  • 【结构】:  

    补充式成语

  • 【正音】:  

    舍;不能读作“shě”。

  • 【年代】:  

    古代成语

  •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 【辩形】:  

    避;不能写作“蔽”。

  • 成语意思

  • 解释:

    后退九十里。比喻为避免冲突;向对方作出回避或让步。舍:古时行军;一舍为三十里。

  • 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僖公二十三年》:“若以君之灵,得反晋国,晋楚治兵,遇于中原,其辟君三舍。”

  • 语法:

    退避三舍补充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 示例:

    我说姊姊不过,只得退避三舍了。(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十二回)

  • 英语:

    give one a wide berth

  • 俄语:

    отступать назад<уступать>

  • 日语:

    三舎(さんしゃ)を退ける,譲歩(じょうほ)して人と争(あらそ)うのを避ける例え

  • 其他:

    <德>jm aus dem Weg gehen,um einen Konflikt zu vermeiden

  • 近义词:

    委曲求全迎难而上望而生畏

  • 反义词:

    针锋相对锋芒毕露你追我赶迎头赶上以牙还牙

    • 1、面对他们的无理取闹,我只能退避三舍
    • 2、球场上实力说话,一切与篮球无关的都给我退避三舍
    • 3、见有警察来,他立即退避三舍
    • 4、这种恶霸出现,任谁都要退避三舍
    • 5、她太泼辣,许多人见了她都要退避三舍
    • 6、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我们应该退避三舍,养精蓄锐。

    字义分解

    • 拼音tuì
    • 注音ㄊㄨㄟˋ
    • 笔划9
    • 繁体退
    • 五笔VEPI
    • 五行

    (1)(动)向后移动

    (2)(动)使向后移动:~兵。

    (3)(动)退出:~场|~党。

    (4)(动)减退;下降:~热|~烧。

    (5)(动)退还:~钱|~票。

    (6)(动)把已定的事撤销:~婚|~亲。

    • 拼音
    • 注音ㄅㄧˋ
    • 笔划16
    • 繁体
    • 五笔NKUP
    • 五行

    (1)(动)躲开;避免:~难|~暑。

    (2)(动)防止:~雷针。

    • 拼音sān
    • 注音ㄙㄢ
    • 笔划3
    • 繁体
    • 五笔DGGG
    • 五行

    (1)(量)数目;二加一后所得。

    (2)(量)表示多数或多次:~番五次。

    • 拼音shě,shè
    • 注音ㄕㄜˇ,ㄕㄜˋ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WFKF
    • 五行

    shě

    1. 放弃,不要了:舍己为人。舍近求远。四舍五入。

    2. 施舍:舍粥。舍药。

    shè

    1. 居住的房子:宿舍。旅舍。校舍。

    2. 居住,休息:舍于山麓。

    3. 谦辞,多指亲属中比自己年纪小或辈分低的:舍弟。舍侄。舍亲。

    4. 古代行军一宿或三十里为一舍:退避三舍(喻对人让步)。

    5.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