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在四方
  • 【拼音】:  

    zhì zài sì fāng

  • 【注音】:  

    ㄓˋ ㄗㄞˋ ㄙˋ ㄈㄤ

  • 【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 【字数】:  

    四字成语

  • 【简拼】:  

    ZZSF

  • 【结构】:  

    主谓式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 【感情色彩】:  

    褒义成语

  • 成语意思

  • 解释:

    志:志向;四方:各处天下。形容有远大的志向和理想。

  • 出处:

    元 关汉卿《裴度还带》第三折:“立忠信男儿志四方,居王佐丹房定八方,抚万姓,定边疆。”

  • 语法:

    志在四方主谓式;作谓语、状语;含褒义。

  • 示例:

    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25回:“妾闻男子志在四方,君壮年不出图仕。”

  • 日语:

    遠大(えんだい)な志(こころざし)を抱(だ)く

  • 近义词:

    雄心壮志志在千里

  • 反义词:

    胸无大志鼠目寸光

    • 1、青年人志在四方,何必一定要留在大城市才行呢?
    • 2、我们年青人,志在四方,四个现代化,哪儿不需要人哪!
    • 3、志在四方又不高骛远,脚踏实地而又挑战极限。
    • 4、男儿志在四方,整天守在家里有什么出息?
    • 5、远离家乡自然会有很多不适应的地方。男儿志在四方。学会适应,是人类生存的本能。
    • 6、男儿志在四方,呆在家里是没出息的。

    字义分解

    • 拼音zhì
    • 注音ㄓˋ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FNU
    • 五行

    (1)(名)志向;志愿:~同道合。

    (2)(名)姓。

    (3)(动)〈方〉称轻重;量长短、多少:用称~~。

    (4)(动)记:~喜|~哀。

    (5)(名)文字记录:杂~。

    (6)(名)记号:标~。

    • 拼音zài
    • 注音ㄗㄞˋ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DHFD

    (1)(动)存在;生存

    (2)(动)表示人或事物的位置:他不~家|钢笔~桌子上。

    (3)(动)留在:~位。

    (4)(动)参加(某团体);属于(某团体)。

    (5)(动)在于;决定于:学习好;主要~于自己努力。

    (6)(助)“在”和“所”连用;表示强调。

    (7)(介)表示时间、处所、范围等:事情发生~去年|~礼堂开会。

    (8)(副)正在(表示动作行为的进行或者持续):姐姐~做功课。

    • 拼音
    • 注音ㄙˋ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LHNG
    • 五行

    (1)数目;三加一后所得。(名)

    (2)数目:~个|~位。

    (3)姓。

    (4)我国民族音乐上的一级。

    • 拼音fāng
    • 注音ㄈㄤ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YYGN
    • 五行

    (1)(名)四个角都是90°的四边形:正~形。

    (2)(名)乘方:平~。

    (3)姓。

    (4)(名)方向:东~。

    (5)(名)方面:正~。

    (6)(名)地点、地区:~言。

    (7)(名)方法:药~。

    (8)(形)正直:品行~正。

    (9)(副)正在;正当:~才。

    (10)(量)用于方形东西:几~木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