蜻蜓撼石柱
  • 【拼音】:  

    qīng tíng hàn shí zhù

  • 【注音】:  

    ㄑ一ㄥ ㄊ一ㄥˊ ㄏㄢˋ ㄕˊ ㄓㄨˋ

  • 【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 【字数】:  

    五字成语

  • 【简拼】:  

    QTHSZ

  • 【结构】:  

    主谓式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 成语意思

  • 解释:

    比喻不自量力。也比喻纹丝不动。

  • 出处: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42回:“这行者即去拿瓶,——唉,莫想拿得他动。好像似蜻蜓撼石柱,怎生摇得半分毫?”

  • 语法:

    蜻蜓撼石柱作宾语、定语;指不自量力。

  • 示例:

    清·吴璿《飞龙全传》第36回:“指望按倒了好绑缚,不想蜻蜓撼石柱一般,动也不动。”

  • 近义词:

    蚍蜉撼大树

    • 1、厚土旗掌旗使颜垣是明教第一神力之士,他试着运劲一推那块小山般的巨石,竟如蜻蜓撼石柱,全无动静,不禁乍舌不已,对小宝更是敬佩的五体投地。
    • 2、那人用力拉扯,确如蜻蜓撼石柱,难动分毫。
    • 3、众人于是也都赞同,于是先来到左边的石门前,天盗用力推了一下,却似蜻蜓撼石柱一般,纹丝不动。
    • 4、同时,他们的兵器似乎被吸住了一样,任凭他们怎么奋力地夺取,就如蜻蜓撼石柱一样,一点反应都没有。
    • 5、哪里知道,无论他使多大的力气,都宛如蜻蜓撼石柱
    • 6、然而,他拉了一下,犹如蜻蜓撼石柱,动都没动。

    字义分解

    • 拼音qīng
    • 注音ㄑㄧㄥ
    • 笔划14
    • 繁体
    • 五笔JGEG
    • 五行

    (名)昆虫;身体细长;捕食蚊子等小飞虫;是益虫:~蜓点水。(比喻做事肤浅不深入)。(同音)见“青”。

    • 拼音tíng
    • 注音ㄊㄧㄥˊ
    • 笔划12
    • 繁体
    • 五笔JTFP
    • 五行

    见蜻。

    • 拼音hàn
    • 注音ㄏㄢˋ
    • 笔划16
    • 繁体
    • 五笔RDGN
    • 五行

    (动)摇;摇动。

    • 拼音shí,dàn
    • 注音ㄕˊ,ㄉㄢˋ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DGTG
    • 五行

    shí

    1. 构成地壳的矿物质硬块:石破天惊(喻文章议论新奇惊人)。

    2. 指石刻:金石。

    3. 指古代用来治病的针:药石。药石之言(喻规劝别人的话)。

    4. 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

    5. 姓。

    dàn

    1. 中国市制容量单位,十斗为一石。

    • 拼音zhù
    • 注音ㄓㄨˋ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SYGG
    • 五行

    1.  建筑物中直立的起支撑作用的构件:柱子。柱石。顶梁柱。

    2.  形状像柱子的东西,或作用重要如柱子的:水柱。柱臣(对国家有重要作用的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