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伸蠖屈
lóng shēn huò qū
ㄌㄨㄥˊ ㄕㄣ ㄏㄨㄛˋ ㄑㄨ
生僻成语
龍伸蠖屈
LSHQ
联合式成语
古代成语
中性成语
成语意思
解释:
形容笔势飞动,书法高超。
出处:
南朝·陈·徐陵《玉台新咏》序:“三台妙迹,龙伸蠖屈之书;五色华笺,河北胶东之纸。”
语法:
龙伸蠖屈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字义分解
- 拼音lóng
- 注音ㄌㄨㄥˊ
- 笔划5
- 繁体龍
- 五笔DXV
- 五行火
(1)(名)我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异动物;能兴云降雨。
(2)(名)封建时代作为帝王的象征;也把龙字用在帝王使用的东西上。
(3)(名)生物学上指古代一些巨大的爬行动物;如恐龙、翼手龙等。
(4)(名)(Lónɡ)姓。
- 拼音huò
- 注音ㄏㄨㄛˋ
- 笔划19
- 繁体蠖
- 五笔JAWC
- 五行木
(名)尺蠖;尺蠖蛾的幼虫;生长在树上;颜色像树皮;行动时身体一屈一伸地前进;是害虫。
与龙伸蠖屈相关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