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凿方枘
  • 【拼音】:  

    yuán záo fāng ruì

  • 【注音】:  

    ㄩㄢˊ ㄗㄠˊ ㄈㄤ ㄖㄨㄟˋ

  • 【常用程度】:  

    生僻成语

  • 【字数】:  

    四字成语

  • 【繁体】:  

    圓鑿方枘

  • 【简拼】:  

    YZFR

  • 【结构】:  

    联合式成语

  • 【正音】:  

    枘;不能读作“nēi”。

  • 【年代】:  

    古代成语

  •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 【辩形】:  

    圆;不能写作“园”。

  • 成语意思

  • 解释:

    凿:榫眼;枘:榫头。方榫头插不进圆榫眼。比喻不相投合;格格不入。

  • 出处:

    战国 楚 屈原《楚辞 九辩》:“圆凿而方枘兮,吾知其龃龉而难入。”

  • 语法:

    圆凿方枘联合式;作谓语;含贬义。

  • 示例:

    彼此的性格,情趣相差很大,所谓“圆凿方枘”,实在难以生活在一起。

  • 英语:

    like a square tenon for a round mortise--at variance with each other

  • 近义词:

    圆孔方木

    • 1、双方的意见,圆凿方枘,相持不相让,又怎能谈?
    • 2、因此,用这种方式对中国哲学所做的解释和阐发难免产生圆凿方枘、走样变形的情况。
    • 3、的一面是比较齐整、有声势,容易形成一个庞大的“场”,影响学生的行为规范;缺点则是忽略了差异性,有圆凿方枘之嫌。
    • 4、彼此的性格,情趣相差很大,所谓"圆凿方枘",实在难以生活在一起。
    • 5、如果缺乏对中国现实、海南现实的深刻了解和分析,盲目接轨,只会导致圆凿方枘、东施效颦的结果。
    • 6、双方的意见,圆凿方枘,相持不相让,又怎能谈? 

    字义分解

    • 拼音yuán
    • 注音ㄩㄢˊ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LKMI
    • 五行

    (1)(名)圆周所包围的一面。

    (2)(名)圆周。

    (3)(动)使圆满;使周全:~场|自~其说。

    (4)(Yuán)姓。

    (5)(形)圆满;周全: 这话说得不~。

    (6)(名)我国的本位货币单位;也作元。

    (7)(名)圆形的货币;也作元:银~|铜~。

    • 拼音záo
    • 注音ㄗㄠˊ
    • 笔划12
    • 繁体
    • 五笔OGUB
    • 五行

    (1)(名)(~子)挖槽或打孔用的工具。

    (2)(动)打孔挖掘:~井。

    (3)(形)〈书〉明确;真实:确~。

    (4)(动)卯眼。

    • 拼音fāng
    • 注音ㄈㄤ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YYGN
    • 五行

    (1)(名)四个角都是90°的四边形:正~形。

    (2)(名)乘方:平~。

    (3)姓。

    (4)(名)方向:东~。

    (5)(名)方面:正~。

    (6)(名)地点、地区:~言。

    (7)(名)方法:药~。

    (8)(形)正直:品行~正。

    (9)(副)正在;正当:~才。

    (10)(量)用于方形东西:几~木头。

    • 拼音ruì
    • 注音ㄖㄨㄟˋ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SMWY
    • 五行

    (名)榫(sǔ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