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íng jì kě yí
ㄒ一ㄥˊ ㄐ一ˋ ㄎㄜˇ 一ˊ
常用成语
形跡可疑
XJKY
主谓式成语
迹;不能读作“jī”。
近代成语
贬义成语
形;不能写作“行”。
成语意思
解释:
举止和神情很值得怀疑。形迹:举动和神色;可疑:值得怀疑。
出处:
清 孔尚任《桃花扇》:“圆老故交虽多,因其形迹可疑,亦无人代为分辩。”
语法:
形迹可疑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示例:
贴在教务处骂他的纸条,确有点过火,但也是他形迹可疑所致。(鲁迅《两地书》一一)
英语:
of suspicious appearance
俄语:
подозрительный<сомнительный>
日语:
挙動不審(きょどうふしん)である
其他:
<德>sich durch sein Verhalten verdǎchtig machen
近义词:
- 1、这个人形迹可疑,我们要小心。
- 2、警察已经注意到了出入大厦的那个形迹可疑的人。
- 3、人家在一起无事聊闲天,你却报告说人家形迹可疑。
- 4、这个人鬼鬼祟祟,有点形迹可疑。
- 5、外地的推销员由于形迹可疑,被保安人员跟踪了长时间。
- 6、你们要把这几个形迹可疑的人监视起来。
字义分解
- 拼音xíng
- 注音ㄒㄧㄥˊ
- 笔划7
- 繁体形
- 五笔GAET
- 五行水
(1)(名)形状:方~|图~|地~。
(2)(名)形体;实体:有~|~影不离。
(3)(动)显露;表现:喜~于色|~诸笔墨。
(4)(动)对照:相~见绌|相~之下。
- 拼音jì
- 注音ㄐㄧˋ
- 笔划9
- 繁体迹
- 五笔YOPI
- 五行火
1.留下的印子;痕迹:足~。血~。笔~。踪~。
2.前人遗留的事物(主要指建筑或器物):古~。陈~。事~。史~。
3.形迹:~近违抗(行动近乎违背、抗拒上级指示)。
- 拼音kě,kè
- 注音ㄎㄜˇ,ㄎㄜˋ
- 笔划5
- 繁体可
- 五笔SKD
- 五行木
kě
1. 允许:许可。认可。宁可。
2. 能够:可见。可能。可以。不可思议。
3. 值得,认为:可怜。可悲。可亲。可观。可贵。可歌可泣。
4. 适合:可身。可口。可体。
5. 尽,满:可劲儿干。
6. 大约:年可二十。“潭中鱼可百许头”。
7. 表示转折,与“可是”、“但”相同。
8. 表示强调:他可好了。
9. 用在反问句里加强反问语气:都这么说,可谁见过呢?
10. 用在疑问句里加强疑问语气:这件事他可同意?
11. 姓。
kè1. 〔可汗(hán)〕中国古代鲜卑、突厥、回纥、蒙古等族君主的称号。
与形迹可疑相关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