歇斯底里
  • 【拼音】:  

    xiē sī dǐ lǐ

  • 【注音】:  

    ㄒ一ㄝ ㄙ ㄉ一ˇ ㄌ一ˇ

  • 【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 【字数】:  

    四字成语

  • 【繁体】:  

    歇斯底裏

  • 【简拼】:  

    XSDL

  • 【结构】:  

    复杂式成语

  • 【年代】:  

    当代成语

  •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 成语意思

  • 解释:

    情绪异常激动,举止失常

  • 出处:

    茅盾《严霜下的梦》:“我听见女子的歇斯底里的喊叫,我仿佛看见许多狼,张开了锯样的尖嘴,在撕碎美丽的身体。”

  • 语法:

    歇斯底里作宾语、定语、状语;用于口语。

  • 示例:

    王朔《空中小姐》:“重新提起了阿眉,我们都有些歇斯底里。”

  • 英语:

    hysteria

  • 俄语:

    истерия<истерический кликушество>

  • 日语:

    ヒステリー

  • 其他:

    <德>Hysterie<法>hystérie

  • 反义词:

    镇定自若

    • 1、内心已没有了那时的歇斯底里,取而代之的是云淡风清。
    • 2、呼吸牵动着每一根神经在黄昏的夕阳下撕心裂肺歇斯底里
    • 3、某日,习惯的东西消失,开始患得患失,抑郁,烦躁,歇斯底里
    • 4、每个人醉酒后的状态都不同,有的安静的吐,有的歇斯底里的疯。
    • 5、他可以宽恕突然发作的歇斯底里,惊慌失措,恶劣的莫名其妙的动作,各种各样的失误。
    • 6、毕竟,她只是个杂乱无章、歇斯底里并且情感炽烈的乡下女孩。

    字义分解

    • 拼音xiē
    • 注音ㄒㄧㄝ
    • 笔划13
    • 繁体
    • 五笔JQWW
    • 五行

    (1)(动)停息;休息:~礼拜。

    (2)(动)停止:~工。

    (3)(名)〈方〉睡。

    (4)(名)〈方〉很短的一段时间;一会:过了一~。

    • 拼音
    • 注音
    • 笔划12
    • 繁体
    • 五笔ADWR
    • 五行

    (1)(代)这;这个;这里。

    (2)(副)乃;就。

    • 拼音dǐ,de
    • 注音ㄉㄧˇ,˙ㄉㄜ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YQAY
    • 五行

    1. 最下面的部分:底层。底座。底下(a.下面;b.以后)。海底。底肥。

    2. 末了:年底。月底。到底。

    3. 根基,基础,留作根据:刨根问底。底蕴。底稿。底版。

    4. 图案的基层:白底蓝花的瓶子。

    5. 何,什么:底事伤感。

    6. 古同“抵”,达到。

    de

    1. 同“的”。

    • 拼音
    • 注音ㄌㄧˇ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JFD
    • 五行

    [ lǐ ]

    1.(~儿)衣服、被褥等东西不露在外面的那一层;纺织品的反面:被~儿。衣服~儿。这面是~儿,那面是面儿。

    2.方位词。里边(跟“外”相对):~屋。~圈。往~走。

    3.街坊:邻~。~弄。

    4.家乡:故~。乡~。

    5.古代五家为邻,五邻为里。

    6.姓。

    7.长度单位,1市里等于150丈,合50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