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来喝去
  • 【拼音】:  

    hū lái hè qù

  • 【注音】:  

    ㄏㄨ ㄌㄞˊ ㄏㄜˋ ㄑㄨˋ

  • 【常用程度】:  

    一般成语

  • 【字数】:  

    四字成语

  • 【简拼】:  

    HLHQ

  • 成语意思

  • 解释:

    呼、喝:大声喊叫。呼之即来,喝之即去。形容随意驱使。

  • 出处: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四十二回:“这菩萨卖弄神通,把老孙这等呼来喝去,全不费力也!”

    • 1、随即想到了这个男人的身份和地位,面前这个小平头,可不是平时自己可以随便呼来喝去,任打任骂的手下。
    • 2、我的姐姐总是对我呼来喝去的,我真的烦透了。
    • 3、拜托不要对我呼来喝去的!我不是你的员也不是你的奴隶。
    • 4、吕布小人也,反复无常寡恩少义,对我呼来喝去,如同使唤家奴,还说恩宠有加?笑话!
    • 5、赵湘琴姐弟更是时常被小妾呼来喝去,犯上一点小错更是不是打骂就是饿饭。
    • 6、却被婆母崔贵妃百般排斥,嫌其出身寒微,呼来喝去,正眼也不看他一下。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ㄏㄨ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KTUH
    • 五行

    (1)(动)生物体把体内的气体排出体外(跟‘吸’相对):~吸|~出一口气。

    (2)(动)大声喊:~声|欢~|~口号|大声疾~。

    (3)(动)叫;叫人来:直~其名|一~百诺|~之即来;挥之即去。

    (4)(Hū)姓。

    (5)象声词:北风~~地吹。

    • 拼音lái
    • 注音ㄌㄞˊ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GOI
    • 五行

    1.  由另一方面到这一方面,与“往”、“去”相对:来回。来往。过来。归来。来鸿去燕(喻来回迁徙,不能在一地常住;亦喻书信来往)。

    2.  从过去到现在:从来。向来。

    3.  现在以后,未到的时间:来年。将来。来日方长。

    4.  用在数词或数量词后面,表示约略估计:二百来头猪。

    5.  做某个动作:胡来。

    6.  用在动词前,表示要做某事:大家来动脑筋。

    7.  用在动词后,表示做过(一般均可用“来着”):昨天他哭来。

    8.  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趋向:上来。

    9.  表示发生:暴风雨来了。

    10.  在数词一、二、三后面,表示列举理由:这台收录机一来音质好,二来价钱便宜,我就买了。

    11.  用做诗、歌词中的衬字:八月里来桂花香。

    12.  表示语气,归去来兮!

    13.  姓。

    • 拼音hē,hè
    • 注音ㄏㄜ,ㄏㄜˋ,ㄧㄝˋ
    • 笔划12
    • 繁体
    • 五笔KJQN

    1. 把液体饮料或流质食物咽下去:喝水。喝酒。喝茶。喝粥。

    2. 特指喝酒:喝醉了。

    1. 大声喊叫:喝彩。喝问。

    • 拼音
    • 注音ㄑㄩˋ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FCU
    • 五行

    (1)(动)离开:拿~|~世|~职|~留两便。

    (2)(动)失去;失掉:大势已~。

    (3)(动)除去;除掉:~病|~火|~皮。

    (4)(动)距离:两地相~四十里|~今五十年。

    (5)(副)过去的;特指过去的一年:~年|~冬今春。

    (6)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向|从成都~重庆。

    (7)用在另一动词前表示要做某事:你们~考虑考虑。

    (8)用在动宾结构后面表示去做某件事:他听报告~了。

    (9)用在动词结构(或介词结构)与动词(或动词结构)之间;表示前者是后者的方法、方向或态度;后者是前者的目的:提水~浇花|要从主要方面~检查。

    (10)去声:平上~入。

    (11)(动)扮演(戏剧里的角色):在这出戏中;他~厂长。

    (12)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离开说话人所在地:拿~|捎~。

    (13)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继续等:信步走~(=过去)|让他说~(=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