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èng dīng zi
ㄆㄥˋ ㄉ一ㄥˋ ㄗˇ
常用成语
碰釘子
PDZ
动宾式成语
近代成语
中性成语
成语意思
解释:
遭到拒绝
出处: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回:“何况给别人说话,怎么好冒冒昧昧的去碰钉子?”
语法:
碰钉子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做事等。
示例:
他连日奔波募款,却四处碰钉子,深感懊恼沮丧。
英语:
get the cheese
俄语:
получить отпор
日语:
拒絶(きょぜつ)される,しかられる,断(ことわ)られる
其他:
<德>eine Abfuhr bekommen<法>se heurter à un refus
反义词:
- 1、我这倔头倔脑的去了准碰钉子,还是换个伶俐的吧。
- 2、刘大姐办事从来都是丁是丁,卯是卯,你去找她准碰钉子。
- 3、不熟悉情况,不调查研究,下车伊始,就发号施令,这样做作没有不碰钉子的。
- 4、他连日奔波募款,却四处碰钉子,深感懊恼沮丧。
- 5、但是,自信并不是天生的,也不是任何人都备的。很多人自信心是很低的,特别经过一番生活折腾,尝到一些生活的苦辣酸甜,有人就自惭形秽起来。还有的人竟然学会如何自己贬低自己,以此来预防生活的失败,他们认为,自信是一种危险的品质,人越自信,就越容易碰钉子,越容易成为众矢之的,所以最是夹着尾巴过日子。
- 6、碰钉子的事在所难免,我们要迎难直上,勇于克服。
字义分解
- 拼音pèng
- 注音ㄆㄥˋ
- 笔划13
- 繁体碰
- 五笔DUOG
- 五行土
(1)(动)一物体跟另一物体突然接触:~杯|~撞。
(2)(动)碰到;遇到:~见|~锁。
(3)(动)试探:~~机会。
- 拼音dīng,dìng
- 注音ㄉㄧㄥ,ㄉㄧㄥˋ
- 笔划7
- 繁体釘
- 五笔QSH
- 五行金
dīng
1. 竹木、金属制成的呈条形的、可以打入他物的东西:钉子。钉锤。斩钉截铁。
2. 紧跟着不放松:钉梢(同“盯梢”)。
3. 督促,催问:钉问。
dìng1. 把钉或楔子打入他物,把东西固定或组合起来:钉马掌。钉箱子。
2. 缝缀:钉钮扣。
- 拼音zǐ
- 注音ㄗˇ
- 笔划3
- 繁体子
- 五笔BBBB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子女。子孙。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
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子。瓜子儿。子实。
3. 动物的卵:鱼子。蚕子。
4. 幼小的,小的:子鸡。子畜。子城。
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子弹(
)。棋子儿。6. 与“母”相对: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辅音)。
7. 对人的称呼:男子。妻子。士子(读书人)。舟子(船夫)。才子。
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子。先秦诸子。
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子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
10. 用于计时:子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子夜(深夜)。
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子爵。
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子。乱子。胖子。
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子门。
14. 姓。
与碰钉子相关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