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 【拼音】:  

    qiān lǐ zhī xíng,shǐ yú zú xià

  • 【注音】:  

    ㄑ一ㄢ ㄌ一ˇ ㄓ ㄒ一ㄥˊ,ㄕˇ ㄩˊ ㄗㄨˊ ㄒ一ㄚˋ

  • 【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 【字数】:  

    八字成语

  • 【繁体】: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 【简拼】:  

    QLZXSYZX

  • 【结构】:  

    复句式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 【辩形】: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和“积少成多”都表示“不断地积累;便能成就大事”。但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强调要从基础开始;“积少成多”;是强调积累的过程。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可以用于劝勉语;而“积少成多”很少用于劝勉别人。

  • 成语意思

  • 解释:

    走一千里路,是从脚下第一步开始的。比喻事情是从头做起,逐步进行的。

  • 出处:

    先秦 李耳《老子》第64章:“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 语法: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 示例:

    夏衍《代序》:“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要建筑百丈高楼,不先打好地基是不行的。”

  • 英语:

    People who would climb the ladder must begin at the bottom.

  • 俄语:

    поход в тысячу ли начинается с шага

  • 近义词:

    积少成多集腋成裘

  • 反义词:

    好高骛远

  • 字义分解

    • 拼音qiān
    • 注音ㄑㄧㄢ
    • 笔划3
    • 繁体
    • 五笔TFK
    • 五行

    (1)(数)数目;十个百。

    (2)(形)比喻很多:~方百计。

    • 拼音
    • 注音ㄌㄧˇ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JFD
    • 五行

    [ lǐ ]

    1.(~儿)衣服、被褥等东西不露在外面的那一层;纺织品的反面:被~儿。衣服~儿。这面是~儿,那面是面儿。

    2.方位词。里边(跟“外”相对):~屋。~圈。往~走。

    3.街坊:邻~。~弄。

    4.家乡:故~。乡~。

    5.古代五家为邻,五邻为里。

    6.姓。

    7.长度单位,1市里等于150丈,合500米。

    • 拼音zhī
    • 注音
    • 笔划3
    • 繁体
    • 五笔PPPP
    • 五行

    [ zhī ]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之心。

    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等闲视之。

    5. 代词,这,那:“之二虫,又何知”。

    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

    7. 往,到:“吾欲之南海”。

    • 拼音háng,xíng
    • 注音ㄏㄤˊ,ㄒㄧㄥˊ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TFHH

    • 拼音shǐ
    • 注音ㄕˇ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VCKG
    • 五行

    (1)(名)最初;起头;开始:~祖|从~至终。

    (2)〈书〉跟“才”相同:不断学习~能进步。

    • 拼音
    • 注音ㄩˊ
    • 笔划3
    • 繁体
    • 五笔GFK

    [ yú ]

    1. 介词

    a.在,如“生于北京”

    b.到,如“荣誉归于老师”

    c.对,如“勤于学习”

    d.向,如“出于自愿”

    e.给,如“问道于盲”

    f.自,从,如“取之于民”

    g.表比较,如“重于泰山”

    h.表被动,如“限于水平”

    2. 后缀

    a.在形容词后,如“疏于防范”

    b.在动词后,如“属于未来

    3. 姓。

    • 拼音
    • 注音ㄗㄨˊ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KHU

    (1)(名)脚;腿:~迹|~球|画蛇添~。

    (2)(名)器物下部形状像腿的部分:鼎~。

    (3)(形)充足;足够:~额|~金|~数|~月|富~|丰衣~食。

    (4)(副)够得上某种数量或程度:菜~有十斤。

    (5)(副)足以(多用于否定式):不~为凭|微不~道。

    • 拼音xià
    • 注音ㄒㄧㄚˋ
    • 笔划3
    • 繁体
    • 五笔GHI

    (1)(副)下面;位置在下的;低处:~面|~部。

    (2)(副)等级或品级低的:~等|~级|~策|~人。

    (3)(副)次序或时间在后的:~午|~集|~家|~旬。

    (4)(副)向下面:~行车。

    (5)(副)表示属于一定范围、情况、条件等:~列|部~|在同志们的帮助~。

    (6)(副)表示正当某个时间或时节:节~|目~|时~。

    (7)(副)用在数目字后面;表示方面或方位:两~里都同意。

    (8)(动)由高处到低处:~船|~降|~山。

    (9)(动)(雨、雪等)降落:~雨|~雾。

    (10)(动)颁发;投递:~令|~文|~通知|~帖。

    (11)(动)去;到(处所):~乡|~地|~基层。

    (12)(动)退场:该队三号上;五号~。

    (13)(动)放入:~网捕鱼|~箸|~钻|~手。

    (14)(动)卸除;取下:~装|把敌人的枪~了!

    (15)(动)做出(言论、判断等):~结论|~定义。

    (16)(动)开始使用;使用:~药|~刀。(动物)生产:~蛋|~崽。攻陷;攻克:连~数城。到规定的时间结束日常工作或学习等:~班|~工|~课。退让:相持不~。低于;少于(多用于否定):~药|~刀。(动物)生产

    (17)(量)(一~儿)。ɑ表示动作的次数:敲了两~(儿)。b〈方〉用于器物的容量:敲了两~(儿)。b〈方〉用于器物的容量

    (18)(名)(~儿)用在“几、两”后面;表示本领、技能:他真有两~(儿)。有时也作下子。

    (19)(副)用在动词后。表示由高处到低处

    (20)(副)用在动词后。表示有空间;能容纳:这个剧场能坐~几万人。

    (21)(副)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完成或结果:写~八千字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