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首豕足
lóng shǒu shǐ zú
ㄌㄨㄥˊ ㄕㄡˇ ㄕˇ ㄗㄨˊ
生僻成语
龍首豕足
LSSZ
联合式成语
古代成语
贬义成语
成语意思
解释:
犹言牛头不对马嘴。谓对书义的解释与原旨相去甚远,风马牛不相及。
出处:
南朝·梁·梁元帝《金楼子·立言》:“龙首豕足,随时之义;牛头马髀,强相附会。”
语法:
龙首豕足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近义词:
字义分解
- 拼音lóng
- 注音ㄌㄨㄥˊ
- 笔划5
- 繁体龍
- 五笔DXV
- 五行火
(1)(名)我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异动物;能兴云降雨。
(2)(名)封建时代作为帝王的象征;也把龙字用在帝王使用的东西上。
(3)(名)生物学上指古代一些巨大的爬行动物;如恐龙、翼手龙等。
(4)(名)(Lónɡ)姓。
- 拼音shǒu
- 注音ㄕㄡˇ
- 笔划9
- 繁体首
- 五笔UTHF
- 五行金
(1)(名)头
(2)(形)第一;最高的:~相|~脑。
(3)(名)首领:~长。
(4)(名)首先:~创。
(5)(动)出头告发:自~。
(6)姓。
(7)(量)用于诗、词、赋;一篇叫一首。
与龙首豕足相关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