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ū shēng rù sǐ
ㄔㄨ ㄕㄥ ㄖㄨˋ ㄙˇ
常用成语
CSRS
联合式成语
古代成语
中性成语
出生入死和“赴汤蹈火”;都表示“不避艰险;奋不顾身的精神”。但出生入死偏重在冒随时死去的危险;一般用来表示不顾个人生命危险的经历。在程度上重于“赴汤蹈火”;“赴汤蹈火”偏重在不畏艰险;一般用表示决心和心愿。
成语意思
解释:
原指人从出生到死亡。后形容冒生命危险;不顾个人安危。也作“出死入生”。
出处:
先秦 李耳《老子》第50章:“出生入死,生之徒(途)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
语法:
出生入死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用于赞扬人英勇无畏。
示例:
这一层,不烦圣虑,他们是出生入死的老兄弟,何况国家如此,不至于还闹义气。(高阳《清宫外史》上册)
英语:
brave countless dangers
俄语:
рисковáть жизнью
日语:
生死(せいし)を顧(かえり)みない,命(いのち)をかける
其他:
<法>risquer sa vie
近义词:
反义词:
- 1、出生入死是生命的自然历程,应予以坦然面对。
- 2、战友们在出生入死的战场上结成的友谊是永恒的。
- 3、在那些出生入死的峥嵘岁月里,他们俩始终生活、战斗在一起。
- 4、战士们个个出生入死,英勇杀敌,打得侵略军闻风丧胆。
- 5、这些男女军人出生入死,扞卫使全国团结一心的价值观。
- 6、革命战争年代,有许多人为了新中国的诞生出生入死,前赴后继。
字义分解
- 拼音chū
- 注音ㄔㄨ
- 笔划5
- 繁体齣
- 五笔BMK
- 五行金
(1)(动)从里面走向外面:~来|~席。
(2)(动)超出。
(3)(动)往外拿:~主意。
(4)(动)出产、产生、发生:~问题。
(5)(动)发出:~汗。
(6)(动)显露:~名。
(7)(动)显得量多:不~数。
(8)(动)支出:~纳。
(9)(名)〈方〉跟“往”连用;表示向外:快往~走。(量)一本传奇中的一个大段落叫一出;戏曲中的一个独立剧目叫一出:一~戏。(动)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从里往外:跑~大门。(动)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完成。含有从隐蔽到显露或从无到有的意思:做~成绩。(助)用在形容词后;表示超出:快往~走。(量)一本传奇中的一个大段落叫一出;戏曲中的一个独立剧目叫一出
- 拼音shēng
- 注音ㄕㄥ
- 笔划5
- 繁体生
- 五笔TGD
1. 一切可以发育的物体在一定条件下具有了最初的体积和重量,并能发展长大:诞生。滋生。生长。
2. 造出:生产。
3. 活的,有活力的:生存。生命。生物。生机。出生入死。舍生取义。
4. 有生命的东西的简称:众生。丧生。卫生。
5. 生活,维持生活的:生计。生意。
6. 整个生活阶段:一生。平生。今生。
7. 发出,起动:生病。生气。生效。生花之笔。谈笑风生。
8. 使燃料燃烧起来:生火。
9. 植物果实不成熟:生瓜。
10. 未经烧煮或未烧煮熟的:生饭。生水。
11. 不熟悉的,不常见的:生疏。生客。生字。陌生。
12. 不熟练的:生手。
13. 未经炼制的:生铁。
14. 硬:态度生硬:生吞活剥。
15. 甚,深:生怕。生疼。
16. 正在学习的人:学生。门生。
17. 有学问或有专业知识的人:儒生。医生。
18. 传统戏剧里扮演男子的角色:小生。老生。武生。
19. 词尾:好生休养。
20. 姓。
- 拼音rù
- 注音ㄖㄨˋ
- 笔划2
- 繁体入
- 五笔TYI
- 五行金
(1)(动)进来或进去:投~|~冬|由浅~深。
(2)(动)参加到某种组织中:~学|~伍。
(3)(动)收入:岁~|量~为出。
(4)(动)合乎:~时|~情~理。
(5)(名)入声:平上去~。
与出生入死相关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