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祈秋报
chūn qí qiū bào
ㄔㄨㄣ ㄑ一ˊ ㄑ一ㄡ ㄅㄠˋ
一般成语
萅祈秌報
CQQB
联合式成语
古代成语
中性成语
成语意思
解释:
祈:向神求祷;报:为报恩而祭祀。指春秋两季举行的祭祀
出处:
《诗经·周颂·载芟序》:“《载芟》,春籍田而祈社稷也。”孔颖达疏:“既谋事求助,致敬民神,春祈秋报,故次《载芟》、《良耜》也。”
语法:
春祈秋报作宾语、定语;用于祈祷等。
英语:
pray in spring and offer thanks in autumn--the common practice of farmers
- 1、她人虽离开了闽西故土,对土地的祈望却更加强烈,春祈秋报,祈盼土地爷保佑在川种粮丰收,置业发家。
- 2、商汤祷雨的历史记载、十年九旱的气候特征、使得阳城汤庙密布;在阳城历史上,不仅官方在析城山地区祈雨活动持续不断,而且民间春祈秋报活动规模宏大。
- 3、明代河南民间戏曲演唱活动十分活跃,乡村“春祈秋报”赛会活动多用戏曲。
- 4、川西平原历来都有在春节期间敲锣鼓闹年的习俗,所谓“年三十夜敲锣鼓,不管家中苦不苦”,为的是春祈秋报,禳灾祛祸,昂扬精神。
- 5、张山营地区原本有农历三月举办“春祈秋报”庙会的风俗。
- 6、自古呈坎有着“春祈秋报”,“十雨五风祈大有,四时八节庆丰收”的徽州社屋民俗,源远流长的社屋文化,使秋天的呈坎更充满丰收的喜庆。
字义分解
- 拼音chūn
- 注音ㄔㄨㄣ
- 笔划9
- 繁体春
- 五笔DWJF
- 五行金
(1)(名)春季;一年的第一季。
(2)(名)男女情欲:~情。
(3)(名)姓。
- 拼音qiū
- 注音ㄑㄧㄡ
- 笔划9
- 繁体秋、鞦
- 五笔TOY
- 五行金
(1)(名)秋季:深~|~风|~雨。
(2)(名)庄稼成熟或成熟时节:麦~|大~。
(3)(名)指一年的时间:一日不见;如隔三~。
(4)(名)指某个时期(多指不好的):多事之~|危急存亡之~。
(5)(名)姓。
与春祈秋报相关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