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ī jīng dǎ guài
ㄕ ㄐ一ㄥ ㄉㄚˇ ㄍㄨㄞˋ
生僻成语
失驚打恠
SJDG
联合式成语
古代成语
中性成语
成语意思
解释:
形容神色慌张或动作忙乱。也指大惊小怪。
出处:
宋 洪迈《夷坚三志已 善谑诗词》:“后人多少继遗踪,到我便失惊打怪。”
语法:
失惊打怪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示例: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69回:“你家莫不有甚事,这般失惊打怪?”
英语:
oversurprised
近义词:
- 1、这是失惊打怪,看来得找时间给父亲说一下,让父亲给他们来个特训,想到这,忍不住不还意的笑了笑。
- 2、萧然歹是一修罗境武生,肌体已然颇为强横,被父亲托住右臂飞行,倒也没有伤筋动骨,但毕竟首次离地旅行,失惊打怪自所不免。
- 3、你家莫不有甚事,这般失惊打怪?
- 4、失惊打怪:形容神色慌张或动作忙乱。也指大惊小怪。
- 5、众人被昨天一闹,都神经兮兮,常稍有风吹草动,便失惊打怪。
- 6、孔明嘱付守坛将士,不许擅离方位,不许交头接耳,不许失口乱言,不许失惊打怪,如违令者斩。
字义分解
- 拼音shī
- 注音ㄕ
- 笔划5
- 繁体失
- 五笔RWI
- 五行金
(1)(动)失掉;丢掉:丧~。
(2)(动)没有把握住:~手|~足。
(3)(动)找不着:迷~方向。
(4)(动)没有达到目的:~意。
(5)(动)改变(常态):~声。
(6)(动)违背;背弃:~信|~约。
(7)(动)错误;过失:~误。
- 拼音jīng
- 注音ㄐㄧㄥ
- 笔划11
- 繁体驚
- 五笔NYIY
- 五行木
1.害怕;精神受到刺激,感到不安:~慌。吃~。
2.惊动:打草~蛇。
3.骡、马等受到突然刺激后狂奔起来:马~了。
- 拼音dǎ,dá
- 注音ㄉㄚˇ,ㄉㄚˊ
- 笔划5
- 繁体打
- 五笔RSH
- 五行火
dǎ
1. 击,敲,攻击:打击。殴打。打杀。
2. 放出,发出,注入,扎入:打炮。打雷。打信号。打电报。
3. 做,造:打首饰。打家具。
4. 拨动:打算盘。
5. 揭,破,凿开:打破。打井。
6. 举,提起:打灯笼。打起精神。
7. 涂抹,印,画:打蜡。打戳子。
8. 写出,开出:打证明。
9. 捆,扎:打包裹。
10. 合,结合:打伙。打成一片。
11. 获取,购取:打水。打鱼。
12. 除去:打消。打杈。
13. 定出,计算:打算。打腹稿。
14. 用,采用,使用:打比喻。
15. 玩,玩耍:打球。
16. 截,停,减,退:打住。打价儿。
17. 表示人体发出某种行为动作:打手势。
18. 进行某种活动,从事或担任某种工作:打交道。打短工。
19. 与某些动词结合,基本上保留原动词词义:打扫。打扰。
20. 自,从:打哪儿来?
dá1. 量词,指十二个:一打铅笔。
与失惊打怪相关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