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东击西
  • 【拼音】:  

    shēng dōng jī xī

  • 【注音】:  

    ㄕㄥ ㄉㄨㄥ ㄐ一 ㄒ一

  • 【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 【字数】:  

    四字成语

  • 【繁体】:  

    聲東撃西

  • 【简拼】:  

    SDJX

  • 【结构】:  

    联合式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 【辩形】:  

    击;不能写作“机”。

  • 成语意思

  • 解释:

    迷惑敌人的一种战术;虚张声势说攻击东边;实际进攻西边。声:声张;击:打击。

  • 出处:

    唐杜佑《通典 兵六》说:“声言击东,其实击西。”

  • 语法:

    声东击西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军事等。

  • 示例:

    蜀人或声东击西,指南攻北,吾兵必须分头守把。(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百十一回)

  • 英语:

    look one way and row another

  • 俄语:

    применять обмáнный манёвр

  • 日语:

    敵 (てき)が本能寺 (ほんのうじ)にあり

  • 其他:

    <德>im Osten Scheinmanǒver veranstalten,im Westen angreifen<法>feindre d'attaquer l'est pour frapper l'ouest

  • 近义词:

    出其不意出奇制胜

  • 反义词:

    无的放矢

    • 1、警察识破了他声东击西的小伎俩。
    • 2、黄国梁说除了声东击西策略外,整个行动还有其他保安措施配合。
    • 3、抗日游击队灵活多变,经常用声东击西的战术打得敌人昏头转向。
    • 4、和爸爸打羽毛球,只有用智取,我发现老爸一向使蛮劲,于是我来了个声东击西
    • 5、游击队声东击西,故弄玄虚,搞得敌人团团乱转。
    • 6、我们的战术一贯都采用声东击西,各个击破的办法。

    字义分解

    • 拼音shēng
    • 注音ㄕㄥ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FNR
    • 五行

    (1)(名)(~儿)声音:雨~。

    (2)(量)表示声音发出的次数:喊了两~。

    (3)(动)发出声音;宣布;陈述:~东击西。

    (4)(名)名声:~誉|~望。

    (5)(名)声母:双~叠韵。

    (6)(名)字调:平~|四~。

    • 拼音dōng
    • 注音ㄉㄨㄥ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AII
    • 五行

    (1)(名)方向名;指日出的一边:~方。

    (2)(名)主人;请客的人:房~。

    (3)(名)姓。

    • 拼音
    • 注音ㄐㄧ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FMK
    • 五行

    (1)(动)打;敲打:~鼓|~掌|旁敲侧~。

    (2)(动)攻打:袭~|游~|声东~西。

    (3)(动)碰;接触:冲~|撞~|目~(亲眼看见)。

    • 拼音
    • 注音ㄒㄧ
    • 笔划6
    • 繁体西
    • 五笔SGHG
    • 五行

    (1)(名)西方:~边|~南。

    (2)(名)西洋;内容或形式属于西洋的。

    (3)(名)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