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īn kē yù lǜ
ㄐ一ㄣ ㄎㄜ ㄩˋ ㄌㄩˋ
常用成语
JKYL
联合式成语
科;不能读作“kè”。
古代成语
中性成语
金科玉律和“清规戒律”;都指信条、规章、原则、条例等;都含有“条条框框”的意思。但金科玉律多指不能更改的条规;字面上是肯定的;“清规戒律”指不合理的条条框框;是应该否定的。
成语意思
解释:
金、玉:比喻贵重。科、律:法律条文。原指法律条文尽善尽美。后指不能更改、必须遵守的信条。
出处:
前蜀 杜光庭《胡常侍修黄箓斋词》:“金科玉律,云篆瑶章,先万法以垂文。”
语法:
金科玉律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含褒义。
示例:
我们不能把这些看成永远适用的金科玉律,因为社会是发展的,总会有些改变。
英语:
laws and regulations
俄语:
непреложный закон
日语:
金科玉条(きんかぎょくじょう)
其他:
<德>goldene Regel<法>loi formelle,qui s'impose vigoureusement
近义词:
- 1、清朝的法典可谓封建时代的金科玉律。 ()
- 2、饭后一只果被奉为金科玉律,但医学家却提出了异议。
- 3、他总是把经理的话当成金科玉律,丝毫不敢有所违背。
- 4、这条准则在过去是金科玉律,现在却不适用了。
- 5、他所说的话,句句都是金科玉律,值得我们仔细体会。
- 6、真实性是社会媒体的金科玉律。
字义分解
- 拼音jīn
- 注音ㄐㄧㄣ
- 笔划8
- 繁体金
- 五笔QQQQ
- 五行金
1.俗称金子。金属元素,符号Au,原子序数79。赤黄色,有光泽,质软,延展性最强,化学性质稳定,易传热和导电。常用作合金、硬币、装饰品等。通称黄金。
2.金属:五~。
3.钱:现~。助学~。
4.古指用金属制的击乐器:鸣~收兵。~鼓齐鸣。
5.比喻尊贵、珍贵:~口玉言。
6.像金子一样的颜色:~发(fà)。~灿灿。
7.朝代名(1115—1234)。北宋末女真族完颜部领袖阿骨打在中国东北部建立。建都会宁(今黑龙江阿城南),后迁都中都(今北京)、开封。1234年在南宋与蒙古军联合进攻下灭亡。
- 拼音kē
- 注音ㄎㄜ
- 笔划9
- 繁体科
- 五笔TUFH
- 五行木
(1)(名)学术或业务的类别:~目|文~|理~|牙~|眼~。
(2)(名)行政机关或某些机构的行政部门按工作性质分设的单位:秘书~|财务~。
(3)(名)生物学上指同一目的生物按照彼此相似的特征再分为若干群;每一群叫一科。如松柏目有松科、杉科、柏科等。
(4)(动)〈书〉判定(刑罚):~以罚金。
(5)(名)古装戏曲剧本中;指示角色表演动作时的用语;如笑科、饮酒科等。
- 拼音yù
- 注音ㄩˋ
- 笔划5
- 繁体玉
- 五笔GYI
- 五行木
(1)(名)温润而有光泽的美石。
(2)(形)比喻洁白或美丽:~颜|亭亭~立。
(3)敬辞;指对方身体或行动:~音|~照。
(4)(Yù)姓。
与金科玉律相关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