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án huáng zǐ sūn
一ㄢˊ ㄏㄨㄤˊ ㄗˇ ㄙㄨㄣ
常用成语
炎黄子孫
YHZS
偏正式成语
当代成语
中性成语
成语意思
解释:
炎黄:炎帝神农氏和黄帝有熊氏,代表中华民族的祖先。炎帝和黄帝的后代。指中华民族的后代。亦作“黄炎子孙”。
出处:
王朔《浮出海面》:“我和她对视一会儿,承认:‘那倒也是,炎黄子孙嘛。’”
语法:
炎黄子孙作主语、宾语、定语;指中华儿女。
示例:
海内外的炎黄子孙都不会同意台独的
英语:
Chinese
俄语:
потомки легендáрных Яньди и Хуанди
近义词:
- 1、我们都是血脉相连的炎黄子孙。
- 2、华夏欢庆,九州沸腾,炎黄子孙,团结奋进。
- 3、中国悠久的历史滋养着我们这一代代炎黄子孙,五千年文化每一刻都深深的印在我们的心中。
- 4、炎黄子孙中的优秀分子,每当国家处于危难时,总是挺身而出,砥柱中流,力挽狂澜。
- 5、我们都是血肉相连的炎黄子孙。
- 6、你代表着炎黄子孙滔滔不绝地奔流于四海…
字义分解
- 拼音yán
- 注音ㄧㄢˊ
- 笔划8
- 繁体炎
- 五笔OOU
- 五行火
(1)(形)极热(指天气):~热|~夏。
(2)(名)炎症:发~。
(3)(名)比喻权势:趋~附势。
(4)(名)指炎帝:~黄子孙。
- 拼音huáng
- 注音ㄏㄨㄤˊ
- 笔划11
- 繁体黄
- 五笔AMWU
- 五行土
(1)(形)像丝瓜花或向日葵花的颜色:~布|~花|~色|发~。
(2)(名)指黄河:~泛区|治~|~灾。
(3)(Huánɡ)姓。
(4)(动)〈口〉事情失败或计划不能实现:买卖~了|对象~了|生意~了。
- 拼音zǐ
- 注音ㄗˇ
- 笔划3
- 繁体子
- 五笔BBBB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子女。子孙。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
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子。瓜子儿。子实。
3. 动物的卵:鱼子。蚕子。
4. 幼小的,小的:子鸡。子畜。子城。
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子弹(
)。棋子儿。6. 与“母”相对: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辅音)。
7. 对人的称呼:男子。妻子。士子(读书人)。舟子(船夫)。才子。
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子。先秦诸子。
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子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
10. 用于计时:子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子夜(深夜)。
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子爵。
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子。乱子。胖子。
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子门。
14. 姓。
与炎黄子孙相关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