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百讽一
quàn bǎi fěng yī
ㄑㄨㄢˋ ㄅㄞˇ ㄈㄥˇ 一
生僻成语
勸百諷一
QBFY
联合式成语
古代成语
中性成语
成语意思
解释:
形容规讽正道的言辞远远及不上劝诱奢靡的言辞。意在使人警戒,但结果却适得其反。
出处: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扬雄以为靡丽之赋,劝百而讽一,犹驰骋郑卫之声,曲终而奏雅,不已亏乎?”
语法:
劝百讽一作谓语、定语;指方法不对头。
示例:
梁启超《译印政治小说序》:“视庄言危论,往往有过,殆未可以劝百讽一而轻薄之也。”
近义词:
- 1、他们可能也有讽谏,那也是劝百讽一、似贬实褒的劝导。
- 2、于和气融融、喜气洋洋中对朋友劝百讽一,应该成为拜年短信的目的之一。
- 3、后来有人以为此理亘古不变,以致写文章,哪怕是千字文,也要体现这九与一之比,劝百讽一,弄得杂文难写,不少人还因此罹祸。
- 4、放荡不羁放浪形骸落拓不羁劝百讽一任达不拘随心所欲陶陶兀兀。
- 5、更有事者,搬出汪峰、苗圃、谢霆锋等人的绯闻来掺和,像是揶揄娱乐圈太乱,实际上起的是“劝百讽一”的效果,乱人心智。
- 6、汉赋“劝百讽一”现象,反映了文艺理论建设落后于创作实践的窘困。
字义分解
- 拼音bǎi
- 注音ㄅㄞˇ
- 笔划6
- 繁体百
- 五笔DJF
(1)(名)数目十个十:二~个学生。
(2)(名)表示很多:~货|~花齐放|~科全书。
- 拼音yī
- 注音ㄧ
- 笔划1
- 繁体一
- 五笔GGLL
-
(1)(数)数目;最小的正整数。
(2)(形)同一:~视同仁|咱们是~家人|咱们~路走|这不是~码事。
(3)(形)另一:番茄~名西红柿。
(4)(形)全;满:~冬|~生|~路平安|~屋子人|~身的汗。
(5)(形)专一:~心~意。
(6)(副)表示动作是一次或表示动作是短暂的;或表示动作是试试的。
a)用在重叠的动词(多为单音)中间:歇~歇|笑~笑。
b)用在动词之后;动量词之前:歇~歇|笑~笑。
c)用在动词之后;动量词之前。
(7)(副)用在动词或动量词前面;表示先做某个动作(下文说明结果):~跳跳了过去|~脚把它踢开。
(8)(副)一旦;一经:~失足成千古恨。
(9)(助)〈书〉用在某些词前加强语气:~何速也|为害之甚;~至于此!
(10)(名)初次,第一次。
与劝百讽一相关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