龇牙咧嘴
zī yá liě zuǐ
ㄗ 一ㄚˊ ㄌ一ㄝˇ ㄗㄨㄟˇ
常用成语
齜牙咧嘴
ZYLZ
联合式成语
龇;不能读作“cǐ”;咧;不能读作“lié”或“liè”。
古代成语
中性成语
龇;不能写作“滋”。
成语意思
解释:
龇:露齿。张着嘴巴;露出牙齿。形容凶狠或疼痛难忍的样子。
出处: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五回:“即咨牙咧嘴道:'不好吃!不好吃!'”
语法:
龇牙咧嘴联合式;作谓语、状语;含贬义。
示例:
峻青《秋色赋 故乡杂忆》:“潍河两岸上的狗,吃死尸都吃红了眼,见了生人就龇牙咧嘴。”
英语:
grimace in pain
近义词:
- 1、他如困在笼里的野兽,龇牙咧嘴,来回奔跑。
- 2、庙里的金刚,龇牙咧嘴,非常吓人。
- 3、他不慎跌了一跤,扭伤了脚踝骨,疼得龇牙咧嘴。
- 4、动物园里的猴子扭着身子,龇牙咧嘴做着怪样。
- 5、她踩着他受伤的脚,他疼得龇牙咧嘴。
- 6、根据这项研究,鳄鱼的招牌动作龇牙咧嘴笑不应该被解释为对酒后乱性的醉汉无礼厚颜之举轻松宽容的反应。
字义分解
- 拼音yá
- 注音ㄧㄚˊ
- 笔划4
- 繁体牙
- 五笔AHTE
- 五行木
(1)(名)牙齿:门~|镶~|~医。
(2)(名)特指象牙:~筷|~章。
(3)(名)形状像牙齿的东西:~子。
(4)(名)(Yá)姓。
(5)(名)(~子)旧时为买卖双方撮合从中取得佣金的人。
- 拼音liě,liē,lie
- 注音ㄌㄧㄝˇ,ㄌㄧㄝ,ㄌㄧㄝˊ,˙ㄌㄧㄝ
- 笔划9
- 繁体咧
- 五笔KGQJ
- 五行火
liě
1. 嘴向旁边斜着张开:咧嘴。咧着嘴笑。
liē1. 〔大大咧咧〕形容随随便便,满不在乎的样子。
lie1. 助词,与“了”、“啦”、“喱”相似:好咧!他来咧!
与龇牙咧嘴相关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