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鞭坠镫
  • 【拼音】:  

    zhí biān zhuì dèng

  • 【注音】:  

    ㄓˊ ㄅ一ㄢ ㄓㄨㄟˋ ㄉㄥˋ

  • 【常用程度】:  

    生僻成语

  • 【字数】:  

    四字成语

  • 【繁体】:  

    執鞭墜鐙

  • 【简拼】:  

    ZBZD

  • 【结构】:  

    联合式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 成语意思

  • 解释:

    亦作“执鞭随镫”。谓服侍别人乘骑,多表示倾心追随。

  • 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六十七回 :“若得与兄长执鞭坠镫,愿为一卒,报答救命之恩,实为万幸。”

  • 语法:

    执鞭坠镫作谓语、定语;表示倾心追随。

  • 示例: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39回:“师父,你是我重生父母一般,莫说挑担,情愿执鞭坠镫,伏侍老爷,同行上西天去也。”

  • 近义词:

    执鞭随镫

    • 1、有了这做作,谁不愿执鞭坠镫跟她做事?
    • 2、老爷哪里话,他的爱妾乃是同衾共枕的人,尚然舍得,何况小的是个执鞭坠镫的奴仆。
    • 3、末将愿全力辅佐郡王,执鞭坠镫,在所不惜。
    • 4、小弟今日终于知晓哥哥鸿鹄之志,愿随哥哥执鞭坠镫!鞠躬尽瘁,死而后己!
    • 5、某得主公提拔于行伍,任命为先锋,此恩辽无以为报,唯有追随主公左右,为主公执鞭坠镫!
    • 6、秦升跪下道,大哥以后小弟对你,马首是瞻,执鞭坠镫

    字义分解

    • 拼音zhí
    • 注音ㄓˊ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RVYY

    (1)(动)拿着:~笔|~鞭。

    (2)(动)执掌:~教|~事|~政。

    (3)(动)坚持:~意。

    (4)(动)执行:~法。

    (5)(动)〈书〉捉住:战败被~。

    (6)(名)凭单:回~。

    (7)(名)姓。

    • 拼音biān
    • 注音ㄅㄧㄢ
    • 笔划18
    • 繁体
    • 五笔AFWQ
    • 五行

    (1)(名)鞭子;赶牲口的用具:皮~。

    (2)(名)古代的一种兵器;用铁做成;有节:钢~|竹节~。

    (3)(名)成串的爆竹:~炮。

    (4)(动)鞭打:~马。

    • 拼音zhuì
    • 注音ㄓㄨㄟˋ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BWFF
    • 五行

    (1)(动)〈书〉落:~马|~落|~地。

    (2)(动)(沉重的东西)往下垂;垂在下面:果子把树枝~弯了。

    (3)(动)因分量重而下垂。~下头去。

    (4)(名)(~子、~儿)垂吊在下面的东西:耳~儿|扇~儿。

    • 拼音dēng,dèng
    • 注音ㄉㄥˋ
    • 笔划17
    • 繁体
    • 五笔QWGU

    dēng

    1.古代盛肉食的器皿。

    2.同“灯”,指油灯。

    dèng

    挂在马鞍两旁,让骑马者踏脚的用具:马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