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真面目
  • 【拼音】:  

    lú shāng zhēn miàn mù

  • 【注音】:  

    ㄌㄨˊ ㄕㄤ ㄓㄣ ㄇ一ㄢˋ ㄇㄨˋ

  • 【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 【字数】:  

    五字成语

  • 【繁体】:  

    廬山真靣目

  • 【简拼】:  

    LSZMM

  • 【结构】:  

    偏正式成语

  • 【正音】:  

    庐;不能读作“hù”。

  • 【年代】:  

    古代成语

  •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 【辩形】:  

    庐;不能写作“沪”。

  • 成语意思

  • 解释:

    庐山:在今江西九江市南。指庐山的真实面目。用以比喻事物的真相;或人的本来面目。

  • 出处:

    宋 苏轼《题西林壁》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 语法:

    庐山真面目偏正式;作主语、定语、宾语;用于人或事物。

  • 示例:

    善作诗今只一家,方见庐山真面目也。(清 夏敬渠《野叟曝言》第四十七回)

  • 英语:

    one's true character

  • 俄语:

    настоящий облик

  • 近义词:

    真相大白庐山真面

  • 反义词:

    改头换面

    • 1、如今我才看清他阴险奸诈的庐山真面目
    • 2、我们只能等待三星正式发布才能一窥其庐山真面目
    • 3、尽管老王百般掩饰,但他奸诈的庐山真面目依然被识破了。
    • 4、做了很久的朋友,今天才算认清了这个伪君子的庐山真面目
    • 5、我们住在她那却不知庐山真面目
    • 6、资产评估要再现"庐山真面目"。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ㄌㄨˊ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YYNE
    • 五行

    (1)(名)简陋的房屋:茅~|~舍。

    (2)指庐州(旧府名;府治在今安徽合肥)。

    (3)(Lú)姓。

    • 拼音shān
    • 注音ㄕㄢ
    • 笔划3
    • 繁体
    • 五笔MMMM
    • 五行

    (1)(名)地面形成的高耸的部分:高~。

    (2)(名)形状像山的东西:冰~。

    (3)(名)蚕蔟:蚕上~了。

    (4)(名)指山墙:房~。

    (5)(名)姓。

    • 拼音zhēn
    • 注音ㄓㄣ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FHWU
    • 五行

    (1)(形)真实;真诚

    (2)(副)的确;实在(强调程度深):时间过得~快!|“人勤地不懒”这话~不假。

    (3)(形)清楚确实:黑板

    • 拼音miàn
    • 注音ㄇㄧㄢˋ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DMJD

    (1)(名)头的前部;脸:~孔。

    (2)(动)向着:背山~水。

    (3)(名)物体的表面;有时特指某些物体的上部的一层:水~|地~|桌~|~儿。

    (4)(动)当面:~谈|~洽。

    (5)(名)东西露在外面的那一层或纺织的正面:鞋~|~儿。

    (6)(名)几何学上称线移动所成的形迹;有长有宽;没有厚:平~|~积。

    (7)(名)部位或方面:正~|片~。

    (8)(助)方位词后缀:上~|前~|外~|西~。

    (9)(量)用于扁平的物件:一~镜子。

    (10)(量)用于会见的次数:一~镜子。

    (11)(名)粮食磨成的粉;特指小麦磨成的粉:白~|豆~。

    (12)(名)(~儿)粉末:药~儿。

    (13)(名)面条:挂~|切~。

    (14)(形)〈方〉指某些食物纤维少而柔软:~瓜。

    • 拼音
    • 注音ㄇㄨˋ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HHHH
    • 五行

    (1)(名)眼睛:有~共睹|历历在~。

    (2)(动)〈书〉看:~为奇迹。

    (3)(名)大项中再分的小项:项~|细~|纲举~张。

    (4)(名)目录:书~|药~|剧~。

    (5)(名)生物学中把同一纲的生物按照彼此相似的特征分为若干群;每一群叫一目;如鸟纲中有雁形目、鸡形目等。目以下为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