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íng chá qiū háo
ㄇ一ㄥˊ ㄔㄚˊ ㄑ一ㄡ ㄏㄠˊ
常用成语
明詧秌毫
MCQH
动宾式成语
古代成语
褒义成语
明察秋毫与“洞若观火”有别:明察秋毫强调观察事物精细;“洞若观火”强调观察事物透彻、深远。
成语意思
解释:
明:明晰;察:看;观察;秋毫:秋天鸟兽身上新长出的细毛;比喻极细微的事物、现象。目光犀利;能敏锐地看清极细小微末的东西。形容人能洞察事理;不受欺蒙。
出处:
战国 邹 孟轲《孟子 梁惠王上》:“明足以察秋毫之末。”
语法:
明察秋毫动宾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示例: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清 沈复《浮生六记 闲情记趣》)
英语:
discover the minutest detail in everything
俄语:
острое зрение
日语:
細(こま)かいところまで明察する
其他:
<德>tief in die Dinge eindringen kǒnnen<法>percevoir les moindres détail
近义词:
反义词:
- 1、多亏老爷明察秋毫,找出真正偷东西的人,还我清白。
- 2、真正的直觉是来自你对不同事物的明察秋毫。明察秋毫造句。
- 3、他能明察秋毫,他注意到一切事物。
- 4、别对孩子明察秋毫,给他一点空间。
- 5、罪犯在明察秋毫的公安人员面前瞒不过,只得老老实实地供出了实情。
- 6、一个优秀的警察在办案中十分细心明察秋毫,不放过一点蛛丝马迹。
字义分解
- 拼音míng
- 注音ㄇㄧㄥˊ
- 笔划8
- 繁体明
- 五笔JEG
- 五行水
1. 亮,与“暗”相对:明亮。明媚。明净。明鉴(a.明镜;b.指可为借鉴的明显的前例;c.明察)。明灭。明眸。明艳。明星。明珠暗投(喻怀才不遇或好人失足参加坏团伙,亦泛指珍贵的东西得不到赏识)。
2. 清楚:明白。明显。明晰。明了。明确。明朗。
3. 懂得,了解:明哲保身。不明事理。深明大义。
4. 公开,不隐蔽:明说。明讲。明处。
5. 能够看清事物:明察秋毫。耳聪目明。眼明手快。
6. 睿智:英明。贤明。明君。
7. 视觉,眼力:失明。
8. 神灵,泛指祭神供神之物:明器(殉葬用的器物,亦作“冥器”)。
9. 次(专指日或年):明日。明年。
10. 中国朝代名:明代。
11. 姓。
- 拼音qiū
- 注音ㄑㄧㄡ
- 笔划9
- 繁体秋、鞦
- 五笔TOY
- 五行金
(1)(名)秋季:深~|~风|~雨。
(2)(名)庄稼成熟或成熟时节:麦~|大~。
(3)(名)指一年的时间:一日不见;如隔三~。
(4)(名)指某个时期(多指不好的):多事之~|危急存亡之~。
(5)(名)姓。
与明察秋毫相关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