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ǎ pò shā guō
ㄉㄚˇ ㄆㄛˋ ㄕㄚ ㄍㄨㄛ
常用成语
打破砂鍋
DPSG
动宾式成语
古代成语
中性成语
成语意思
解释:
比喻追根究底
出处:
明·高明《琵琶记·几言谏父》:“你直待要打破砂锅,是你招灾揽祸。”
语法:
打破砂锅作谓语、宾语;用于探究。
示例:
刘心武《钟鼓楼》第四章:“小冯偏打破砂锅问到底呗!”
近义词:
- 1、更为内疚的是,尽管成绩如此之差,笔者像还没有那种“打破砂锅璺到底”的冲动,不知道就是不知道,丝毫没有那种怕邻居,怕熟人笑话的惶恐。
- 2、学习上不打破砂锅问到底,将会舍近求远绕弯路,我一定要养成多问问题的习惯。
- 3、对于节目中被观众广泛讨论的热点问题,比如“打破砂锅璺到底”的“璺”字,于丹感叹,自己是在节目中看到这个字,才学会了。
- 4、但见那鼠左避右闪,东躲西逃,引得赵虎满屋子乱转,打破砂锅,撞倒水缸,鼠却不肯往外逃走。
- 5、打破砂锅问到底一直是桌面游戏的销售王牌。
- 6、我们应该向牛顿、爱迪生等科学家学习,拥有“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
字义分解
- 拼音dǎ,dá
- 注音ㄉㄚˇ,ㄉㄚˊ
- 笔划5
- 繁体打
- 五笔RSH
- 五行火
dǎ
1. 击,敲,攻击:打击。殴打。打杀。
2. 放出,发出,注入,扎入:打炮。打雷。打信号。打电报。
3. 做,造:打首饰。打家具。
4. 拨动:打算盘。
5. 揭,破,凿开:打破。打井。
6. 举,提起:打灯笼。打起精神。
7. 涂抹,印,画:打蜡。打戳子。
8. 写出,开出:打证明。
9. 捆,扎:打包裹。
10. 合,结合:打伙。打成一片。
11. 获取,购取:打水。打鱼。
12. 除去:打消。打杈。
13. 定出,计算:打算。打腹稿。
14. 用,采用,使用:打比喻。
15. 玩,玩耍:打球。
16. 截,停,减,退:打住。打价儿。
17. 表示人体发出某种行为动作:打手势。
18. 进行某种活动,从事或担任某种工作:打交道。打短工。
19. 与某些动词结合,基本上保留原动词词义:打扫。打扰。
20. 自,从:打哪儿来?
dá1. 量词,指十二个:一打铅笔。
- 拼音pò
- 注音ㄆㄛˋ
- 笔划10
- 繁体破
- 五笔DHCY
- 五行土
(1)(形)完整的东西受到损伤而变得不完整:~烂|手~了|书~了。
(2)(动)使损坏:~釜沉舟。
(3)(动)使分裂;劈开:势如~竹|~开西瓜。
(4)(动)整的换成零的:~零钱。
(5)(动)突破;破除(规定、习惯、思想等):~格|~例|不~不立。
(6)(动)打败(敌人);打下(据点):大~敌军|城~了。
(7)(动)花费:~钞|~费。
(8)(动)〈口〉不顾惜:~工夫。
(9)(动)使真相露出;揭穿:一语道~。(形)讥讽质量等不好:一语道~。(形)讥讽质量等不好
与打破砂锅相关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