鸱目虎吻
  • 【拼音】:  

    chī mù hǔ wěn

  • 【注音】:  

    ㄔ ㄇㄨˋ ㄏㄨˇ ㄨㄣˇ

  • 【常用程度】:  

    生僻成语

  • 【字数】:  

    四字成语

  • 【繁体】:  

    鴟目虎肳

  • 【简拼】:  

    CMHW

  • 【结构】:  

    联合式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 【感情色彩】:  

    贬义成语

  • 成语意思

  • 解释:

    鸱:鹞鹰,一种猛禽;吻:嘴唇边。形容人相貌阴险凶恶。

  •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王莽传中》:“莽所谓鸱目虎吻豺狼之声者也,故能食人,亦当为人所食。”

  • 语法:

    鸱目虎吻联合式;作定语;形容奸狠凶恶的样子。

  • 示例: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王莽非直鸱目虎吻,亦紫色蛙声。”

  • 英语:

    owl's eyes and tiger's lips--very fierce and cunning

    • 1、馥雪此刻见三婶鸱目虎吻的朝玉蝶说道“这样毛手毛脚的奴婢,我留着有何用?”。
    • 2、男子鸱目虎吻,眼神寒如冷冰道。
    • 3、出自西汉时期,鸱目虎吻豺狼的王莽处心积虑,沽名钓誉,以抚育亡兄的儿子,衣不解带侍侯生病的伯父,博得了“孝”。
    • 4、王莽非直鸱目虎吻,亦紫色蛙声。
    • 5、海东青果然人如其名,鸱目虎吻容貌狰狞,卞宜兴初见大吃一惊原来文友不是女子?
    • 6、细看夏侯桀,此人鹰钩鼻、薄嘴唇,颧骨高凸、眼角上吊,声音尖锐刺耳,一双三角眼看人时不停闪烁着慑人的精光,李仲飞感觉只有鸱目虎吻才能比较贴切的形容他。 

    字义分解

    • 拼音chī
    • 注音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QAYG
    • 五行

    (名)古书上指鹞鹰;一种猛禽;像鹰而较小;背灰褐色;腹白色带赤。捕食小鸟;小鸡。

    • 拼音
    • 注音ㄇㄨˋ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HHHH
    • 五行

    (1)(名)眼睛:有~共睹|历历在~。

    (2)(动)〈书〉看:~为奇迹。

    (3)(名)大项中再分的小项:项~|细~|纲举~张。

    (4)(名)目录:书~|药~|剧~。

    (5)(名)生物学中把同一纲的生物按照彼此相似的特征分为若干群;每一群叫一目;如鸟纲中有雁形目、鸡形目等。目以下为科。

    • 拼音
    • 注音ㄏㄨˇ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HAMV

    1. 哺乳动物,毛黄褐色,有黑色条纹,性凶猛,力大。骨和血及内脏均可入药(通称“老虎”):虎口(a.喻危险境地;b.手上拇指和食指相交的地方)。虎穴(喻危险境地)。虎符(古代调兵的凭证,用铜铸成虎形,分两半)。虎狼(喻凶残的人)。虎头蛇尾。虎踞龙盘。龙腾虎跃。

    2. 勇猛、威武:虎将。虎势。虎劲。虎威。虎虎。虎气。

    3. 古同“唬”,威吓。

    4. 古同“琥”,琥珀。

    • 拼音wěn
    • 注音ㄨㄣˇ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KQRT
    • 五行

    (1)(名)嘴唇

    (2)(动)用嘴唇接触:~一~。

    (3)(名)动物的嘴: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