磬竹难书
  • 【拼音】:  

    qìng zhú nán shū

  • 【注音】:  

    ㄑ一ㄥˋ ㄓㄨˊ ㄋㄢˊ ㄕㄨ

  • 【常用程度】:  

    一般成语

  • 【字数】:  

    四字成语

  • 【简拼】:  

    QZNS

  • 【结构】:  

    连动式成语

  • 成语意思

  • 解释:

    罄:用尽;竹:竹简,用以写字;书:写。用尽竹子也难写完。形容罪行多得写不完。后泛指事实多,写不完。

  • 出处:

    《旧唐书 李密传》:“磬南山之竹,书罪未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

  • 语法:

    磬竹难书连动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 示例:

    三臣罪状,磬竹难书。(清 陈康祺《燕下乡脞录》)

  • 近义词:

    罪大恶极数不胜数

  • 反义词:

    微乎其微

    • 1、一个杀人盈野,磬竹难书的罪人一旦放下屠刀,便是立地成佛,万众景仰。
    • 2、风傲又加大了语气,像是法庭上的义正词严进行正义审判的法官一样,问得罪大恶极磬竹难书的荣华连头都不敢抬。
    • 3、习惯了听人赞赏和恭维的何俐可,竟被自己一宗又一宗罪的忏悔剖析至罪大恶极到磬竹难书的程度。
    • 4、日本侵略中国的七十余年中所犯下的罪行,磬竹难书。 
    • 5、你等魔教作恶多端,早磬竹难书,还用老子来说?
    • 6、光灵哥哥,不要说了,大敌当前,那个姐姐磬竹难书的针对我们的恐怖活动就不要说了。

    字义分解

    • 拼音qìng
    • 注音ㄑㄧㄥˋ
    • 笔划16
    • 繁体
    • 五笔FNMD
    • 五行

    (1)(名)古代打击乐器。用玉或石做成;形略如曲尺;悬在架上。

    (2)(名)寺庙中拜佛时敲打的钵状物。

    • 拼音zhú
    • 注音ㄓㄨˊ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TTGH
    • 五行

    [ zhú ]

    1. 常绿多年生植物,春日生笋,茎有很多节,中间是空的,质地坚硬,种类很多。可制器物,又可做建筑材料:竹子。竹叶。竹笋。竹编(用竹篾编制的工艺品)。竹刻。

    2. 指竹制管乐器:金石丝竹。

    3. 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

    4. 姓。

    • 拼音nán,nàn,nìng
    • 注音ㄋㄢˊ,ㄋㄢˋ,ㄋㄨㄛˊ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CWYG

    nán

    1. 不容易,做起来费事:难处。难度。难点。难关。难熬。难耐。难产。难堪。难题。难以。难于。困难。畏难。急人之难。

    2. 不大可能办到,使人感到困难:难免。难为。难保。难怪。难倒(dǎo )。难道。难能可贵。

    3. 不好:难听。难看。

    nàn

    1. 灾祸,困苦:难民。灾难。遇难。逃难。殉难。患难。遭难。避难。排扰解难。

    2. 仇怨:排难解纷。

    3. 诘责,质问:发难。非难。责难。

    • 拼音shū
    • 注音ㄕㄨ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NNHY

    (1)(动)写字;记录;书写:大。振笔直

    (2)(名)字体:隶~。

    (3)(名)装订成册的著作:一本~。

    (4)(名)书信:家~。

    (5)(名)文件: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