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ēi bái fēn míng
ㄏㄟ ㄅㄞˊ ㄈㄣ ㄇ一ㄥˊ
常用成语
HBFM
主谓式成语
分;不能读作“fèn”。
古代成语
中性成语
黑白分明和“是非分明”;都可指对是非、好坏能分得清楚。但黑白分明还可指字迹、图画等清晰明朗。
成语意思
解释:
黑、白:黑白两种颜色;明:清楚。黑白两色分得很清。比喻对是非好坏分得非常清楚。
出处:
汉 董仲舒《春秋繁露 保位权》:“黑白分明,然后民知所去就。”
语法:
黑白分明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形容字迹、画面清楚。
示例:
再翻下去是穆少英先生的《墨绿衫的小姐》里,有三幅插画,有些象麦绥莱勒的手笔,黑白分明。(鲁迅《花边文学 奇怪(三)》)
英语:
be black-and-white
日语:
黒白(くろしろ)はっきりしている
其他:
<德>scharfer Kontrast zwischen schwarz und weiβ<法>bien tranché
近义词:
反义词:
- 1、经过这一番讨论,谁对谁错,已经是黑白分明了。
- 2、当我们的眼睛不再黑白分明如婴儿时,我们眼前的世界也开始不再黑白分明。
- 3、每个少年的眼睛,黑白分明,犹如一块幕布。 ()
- 4、横盘上黑白分明,双方胜负已分。
- 5、闭上眼,眼泪从她美丽的眼睛里流出来。她微微睁开眼睛,那黑白分明的眸子里,仿佛诉说着莫大的痛苦。
- 6、他是一个黑白分明的人。
字义分解
- 拼音hēi
- 注音ㄏㄟ
- 笔划12
- 繁体黑
- 五笔LFOU
(1)(形)像煤或墨的颜色;是物体完全吸收日光或与日光相似的光线时所呈现的颜色(跟“白”相对)。
(2)(形)黑暗:天~了|屋子里很~。
(3)(形)秘密;不公开(多指违法的):~市|~话。
(4)(形)坏;狠毒:~心。
(5)(形)象征反动:~帮。
(6)(形)(Hēi)姓。
- 拼音bái
- 注音ㄅㄞˊ
- 笔划5
- 繁体白
- 五笔RRRR
- 五行水
(1)(形)像霜、雪的颜色:~布|洁~。
(2)(形)清楚;明白;弄明白:真相大~。
(3)(形)没有加上什么东西;空白:~开水。
(4)(形)没有效果;徒然:~费力气。
(5)(形)无代价;无报偿:~吃|~给。
(6)(名)象征反动:~军|~区。
(7)(动)用白眼珠看人;表示轻视或不满:~了他一眼。
(8)姓。
(9)(名)(字音或字形)错误:写~字|把字念~了。
(10)(动)说明;陈述:表~。
(11)(名)戏曲或歌剧中用说话腔调说的语句:道~|对~。
(12)(名)地方话:苏~。
- 拼音fēn,fèn
- 注音ㄈㄣ,ㄈㄣˋ
- 笔划4
- 繁体分
- 五笔WVB
- 五行水
fēn
1. 区划开:分开。划分。分野(划分的范围)。分界。分明。条分缕析。分解。
2. 由整体中取出或产生出一部分:分发。分忧。分心劳神。
3. 由机构内独立出的部分:分会。分行(háng )。
4. 散,离:分裂。分离。分别。分崩离析。分门别类。
5. 辨别:区分。分析。
6. 区划而成的部分:二分之一。
7. 一半:人生百年,昼夜各分。春分。秋分。
fèn1. 名位、职责、权利的限度:分所当然。身分。分内。恰如其分。安分守己。
2. 构成事物的不同的物质或因素:成分。天分(天资)。情分(情谊)。
3. 料想:“自分已死久矣”。
4. 同“份”,属于一定的阶层、集团或具有某种特征的人:知识分子。
- 拼音míng
- 注音ㄇㄧㄥˊ
- 笔划8
- 繁体明
- 五笔JEG
- 五行水
1. 亮,与“暗”相对:明亮。明媚。明净。明鉴(a.明镜;b.指可为借鉴的明显的前例;c.明察)。明灭。明眸。明艳。明星。明珠暗投(喻怀才不遇或好人失足参加坏团伙,亦泛指珍贵的东西得不到赏识)。
2. 清楚:明白。明显。明晰。明了。明确。明朗。
3. 懂得,了解:明哲保身。不明事理。深明大义。
4. 公开,不隐蔽:明说。明讲。明处。
5. 能够看清事物:明察秋毫。耳聪目明。眼明手快。
6. 睿智:英明。贤明。明君。
7. 视觉,眼力:失明。
8. 神灵,泛指祭神供神之物:明器(殉葬用的器物,亦作“冥器”)。
9. 次(专指日或年):明日。明年。
10. 中国朝代名:明代。
11. 姓。
与黑白分明相关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