餬口四方
hú kǒu sì fāng
ㄏㄨˊ ㄎㄡˇ ㄙˋ ㄈㄤ
一般成语
HKSF
偏正式成语
古代成语
中性成语
成语意思
解释:
餬:通“糊”;餬口:寄食。为了生计而四处奔波
出处: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隐公十一年》:“寡人有弟,不能和协,而使餬其口于四方。”
语法:
餬口四方作谓语、宾语;指谋生。
示例: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16回:“老夫虽忝列胶庠,素日餬口四方,未能博览。”
字义分解
- 拼音kǒu
- 注音ㄎㄡˇ
- 笔划3
- 繁体口
- 五笔KKKK
- 五行木
(1)(名)人或动物进饮食的器官;有的也是发声器官的一部分。俗称嘴。
(2)(名)(~儿)容器通外面的地方:瓶子~儿|碗~儿。
(3)(名)(~儿)出入通过的地方:出~|入~|门~儿|胡同~儿。
(4)(名)长城的关口;多用做地名;也泛指这些关口:~外|喜峰~|西~羊皮。
(5)(名)(~儿)破裂的地方;大的豁口:伤~|衣服撕了个~儿。
(6)(名)刀、剑、剪刀的刃:刀卷~了。
(7)(名)驴马等的年龄:六岁~|这匹马~还年轻。
(8)(量)表示人或动物的量:一家五~人|三~猪|一~钢刀。
- 拼音sì
- 注音ㄙˋ
- 笔划5
- 繁体四
- 五笔LHNG
- 五行金
(1)数目;三加一后所得。(名)
(2)数目:~个|~位。
(3)姓。
(4)我国民族音乐上的一级。
与餬口四方相关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