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词令
  • 【拼音】:  

    wài jiāo cí lìng

  • 【注音】:  

    ㄨㄞˋ ㄐ一ㄠ ㄘˊ ㄌ一ㄥˋ

  • 【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 【字数】:  

    四字成语

  • 【简拼】:  

    WJCL

  • 【结构】:  

    偏正式成语

  • 【年代】:  

    当代成语

  •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 成语意思

  • 解释:

    用于交往的空套话

  • 出处:

    钱钟书《围城》:“辛楣自以为这个英文字嵌得非常妙,不愧外交词令。”

  • 语法:

    外交词令作宾语、定语;用于说话等。

  • 英语:

    diplomatic language

    • 1、肖向东用外交词令道“托卡列洛维奇先生,我理解和支持您的所有一切,希望下次我能用美妙的红酒招待您。
    • 2、其实感觉现在日本走一趟欧洲就是为战争做铺垫,外交词令就能说支持谁否定谁?强者为王的定律永远不会变,要么打要么忍辱。
    • 3、在对外方面,印度人一贯的特点是以自己为豪,再加上印度人在外交词令方面都是能言善道,口才非常。 
    • 4、肖向东浑身一震,不知道苏联抓到自己啥把柄,只用外交词令道“我的空军最近没飞出解放县范围。
    • 5、我们希望这只是外交词令,只是作秀而已。
    • 6、在公众场合,布什政府利用巧妙的外交词令向北韩表明立场,暗示国际社会可以接受一份迟到但完整而正确的核清单。

    字义分解

    • 拼音wài
    • 注音ㄨㄞˋ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QHY
    • 五行

    (1)(名)外边;外边的

    (2)(形)指自已所在地以外的:~地|~省。

    (3)(名)外国:~币|~钞。

    (4)(名)称母亲;姐妹或女儿方面的亲戚:~婆|~甥女。

    (5)(形)关系疏远的:~族|~人。

    (6)另外。

    (7)以外:郊~|局~。

    (8)非正式的;非正规的。

    (9)戏曲角色;扮演老年男子。

    • 拼音jiāo
    • 注音ㄐㄧㄠ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UQU
    • 五行

    (1)(动)把事物转移给有关方面:~活|~税|~公粮。

    (2)(动)到(某一时辰或季节):~子时|~九的天气。

    (3)(动)(时间、地区)相连接:~界|春夏之~。

    (4)(动)结交:~朋友。

    (5)(动)交往;交谊:邦~|建~|绝~。

    (6)(动)(人)性交:~媾|杂~。

    (7)(动)互相:~换|~流|~易|~谈。

    (8)(动)一齐;同时(发生):风雪~加|饥寒~迫|惊喜~集。

    (9)(名)跟头:跌~|摔了一~。〖交兵〗jiāo bīnɡ(动)〈书〉交战。动宾式:交|兵。两国~必有一伤。(作谓语)

    • 拼音
    • 注音ㄘˊ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YNGK
    • 五行

    (1)(名)语言中最小的有意义的能自由运用的单位:~语。

    (2)(名)说话或诗歌、戏剧、文章中的语句:歌~。

    (3)(名)一种长短句押韵的诗体;由五、七言诗和民歌发展而成。形成于唐代;盛行于宋代。

    • 拼音líng,lǐng,lìng
    • 注音ㄌㄧㄥˊ,ㄌㄧㄥˇ,ㄌㄧㄥˋ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WYC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