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缨齐紫
  • 【拼音】:  

    zōu yīng qí zǐ

  • 【注音】:  

    ㄗㄡ 一ㄥ ㄑ一ˊ ㄗˇ

  • 【常用程度】:  

    生僻成语

  • 【字数】:  

    四字成语

  • 【繁体】:  

    鄒纓齊紫

  • 【简拼】:  

    ZYQZ

  • 【结构】:  

    联合式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 成语意思

  • 解释:

    比喻上行下效。

  • 出处:

    先秦 韩非《韩非子 外储说左上》:“齐桓公好服紫,一国尽服紫,当是时也,五素不得一紫。”又“邹君好服长缨,左右皆服长缨,缨甚贵。”

  • 语法:

    邹缨齐紫主谓式;作宾语、定语;含贬义。

  • 示例:

    《南史·儒林传论》:“语云:‘上好之,下必有甚焉者。’是以邹缨齐紫,且以移俗。”

  • 近义词:

    上行下效

  • 字义分解

    • 拼音zōu
    • 注音ㄗㄡ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QVBH
    • 五行

    (1)(名)周朝诸候国名;在今山东邹县一带。

    (2)(名)姓。

    • 拼音yīng
    • 注音ㄧㄥ
    • 笔划14
    • 繁体
    • 五笔XMMV
    • 五行

    (1)(名)古代帽子上系在颔下的带子;也泛指带子:~帽|长~。

    (2)(名)(~儿)缨子

    (3)(名):红~枪。

    (4)(名)(~儿)缨子。

    (5)(名)缨子:芥菜~儿。

    • 拼音qí,zhāi
    • 注音ㄑㄧˊ,ㄐㄧˋ,ㄗ,ㄓㄞ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YJJ

    1. 东西的一头平或排成一条直线:齐整。参差不齐。

    2. 达到,跟什么一般平:见贤思齐。河水齐腰深。

    3. 同时;同样;一起:齐名。齐声。齐心协力。一齐前进。

    4. 全;完全:齐全。人到齐了。

    5. 中国周代诸侯国名,疆域在今山东省北部、东部和河北省的东南部。

    6. 中国朝代名:南朝齐。北朝齐。

    • 拼音
    • 注音ㄗˇ
    • 笔划12
    • 繁体
    • 五笔HXXI
    • 五行

    (名)红和兰合成的颜色:~红|~花|~杉|~檀|~藤|~铜|~薇|~芝|~竹|~罗兰|~药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