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搜远绍
páng sōu yuǎn shào
ㄆㄤˊ ㄙㄡ ㄩㄢˇ ㄕㄠˋ
生僻成语
旁搜遠紹
PSYS
联合式成语
古代成语
中性成语
成语意思
解释:
广泛搜集,远承古人。
出处:
唐·韩愈《进学解》:“寻坠绪之茫茫,独旁搜而远绍。”
语法:
旁搜远绍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写作等。
示例:
清·魏源《序》:“坠绪茫茫,旁搜远绍,其得于经者凡四大端。”
- 1、苏三可以如此旁搜远绍,博通“四海”,一个重要的依据就是网络。
- 2、夏承焘在上世纪三十年代以数年的精力旁搜远绍,匡谬决疑,在《词学季刊》上发表了《张子野年谱》等。
- 3、而且大部分资料明明是“二手资料”的转引,作者却标示为原引文献,便抹杀了资料发现者旁搜远绍的苦功。
- 4、其《乐制》汇于王朝礼,其《乐舞》汇于祭礼,上下千载,旁搜远绍,昭示前圣礼乐之非迂,而将期古乐之复见于今,熹盖深致意焉。
- 5、为区区一字而旁搜远绍、索隐发微,此种治学精神和严正的文化坚守令人感佩。
- 6、《书学美学詹言》既有考证钩稽,又有评述阐释;既有旁搜远绍,又有烛幽索隐。
字义分解
- 拼音páng,bàng
- 注音ㄆㄤˊ,ㄅㄤˋ
- 笔划10
- 繁体旁
- 五笔UPYB
- 五行水
páng
1. 左右两侧:旁边。旁侧。旁门。旁出。旁听。旁若无人。
2. 其他,另外:旁人。旁的话。触类旁通。责无旁贷。旁证。旁白(戏剧角色背着台上其他剧中人对观众说的话)。旁落。
3. 广,广泛:旁征博引。
4. 邪、偏:旁门左道。
5. 汉字形体中常常出现的某些组成部分:偏旁。竖心旁儿。
bàng1. 古同“傍”,靠。
- 拼音yuǎn
- 注音ㄩㄢˇ,ㄩㄢˋ
- 笔划7
- 繁体遠
- 五笔FQPV
- 五行土
yuǎn
1. 距离长,与“近”相对:远方。远道。远程。远景。远足(较远的徒步旅行)。远见(远大的眼光)。远虑。远谋。远客。遥远。远走高飞。舍近就远。
2. 时间长:远古。远祖。长远。永远。
3. 关系疏,不亲密:远亲。疏远。远支。
4. 深奥:言近旨远。
5. 姓。
yuàn1. 避开:近君子,远小人。
与旁搜远绍相关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