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ǎng wài ān nèi
ㄖㄤˇ ㄨㄞˋ ㄢ ㄋㄟˋ
生僻成语
RWAN
联合式成语
古代成语
中性成语
成语意思
解释:
攘:排除。原就药的疗效而言。后多指安定内部,排除外患。
出处:
汉 张仲景《伤寒论 太阳病上》:“甘草甘平,有安内攘外之能。”
语法:
攘外安内作谓语、定语;指处理内外关系。
示例:
管仲一匡九合,攘外安内,其功甚大。(清 夏敬渠《野叟曝言》卷七十二)
英语:
repel foreign invasion and maintain internal security
近义词:
- 1、身魔法元素成为贵族,带兵征南讨北,攘外安内,加官进爵,非他所思。
- 2、政府攘外安内,决不抵抗,中华民族不受欺凌,组建了满蒙抗日军。
- 3、东方大陆,刀剑相争,拳脚纵横,魔教灭亡,新星诞生,冥王剑神,各不相让,十二鬼王,治理天下,妖族盛行,拳帝乍现,江湖一统,攘外安内。
- 4、现在是多事之秋,蒋介石吩咐他,对于日本人的挑衅一定要克制忍让,攘外安内是当前最大的国策,并让他以国家的利益为重。
- 5、为了巩固皇权的统治,秦皇不得已之下,与一个神秘的组织合作,意欲攘外安内。
- 6、其二,联结诸侯,攘外安内,成天下盟主,齐桓公、晋文公为典范。
字义分解
- 拼音rǎng
- 注音ㄖㄤˇ
- 笔划20
- 繁体攘
- 五笔RYKE
- 五行水
(1)(动〈书〉
(2)排斥:~除|~外。
(3)抢:~夺。
(4)捋起(袖子):~臂(捋起袖子;伸出胳膊)。
- 拼音wài
- 注音ㄨㄞˋ
- 笔划5
- 繁体外
- 五笔QHY
- 五行木
(1)(名)外边;外边的
(2)(形)指自已所在地以外的:~地|~省。
(3)(名)外国:~币|~钞。
(4)(名)称母亲;姐妹或女儿方面的亲戚:~婆|~甥女。
(5)(形)关系疏远的:~族|~人。
(6)另外。
(7)以外:郊~|局~。
(8)非正式的;非正规的。
(9)戏曲角色;扮演老年男子。
- 拼音ān
- 注音ㄢ
- 笔划6
- 繁体安
- 五笔PVF
- 五行土
(1)(形)安定:心神不~。
(2)(动)使安定(多指心情):~民。
(3)(形)对生活、工作等感觉满足合适;心安:~之若泰。
(4)(形)平安;安全(跟‘危’相对):公~。
(5)(动)使有合适的位置:~插|~顿。
(6)(动)安装;设立:~电灯。
(7)(动)加上:~罪名。
(8)(动)存着;怀着(某种念头;多指不好的):你~的什么心?
(9)姓。
(10)〈书〉疑问代词。问处所或表示反问:而今~在|~能若无其事?
(11)(量)安培的简称。
与攘外安内相关的成语